发改委:全球通胀高企会加大中国物价上行压力

2021-11-21 23:07

发改委指与国际通胀高企相比,中国物价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网上图片
发改委指与国际通胀高企相比,中国物价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网上图片

国家发改委发布,今年以来,受极度宽松政策、供给瓶颈等因素影响,国际物价水平明显上行,告别长达十馀年的「低通胀」时期,部分经济体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通胀」现象,与中国物价总体可控形成鲜明对比。

与国际通胀高企相比,中国物价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10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1.5%,1至10月份平均上涨0.7%,保持平稳运行。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影响,今年以来中国PPI涨幅扩大,与发达经济体水平相当,但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刘志成表示,本轮国际通胀是多种因素交织叠加、共同推动的结果,但根源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的极度宽松财政货币政策,以及疫情防控失序等引发的供应链紊乱问题。

刘志成表示,去年疫情造成多国经济陷入困境。为挽救经济,欧美发达经济体实施力度空前的财政货币刺激政策,直接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特别是美国推出零利率、无上限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史上规模最大的财政刺激计划,「放水」速度远超以往任何时期。疫情以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4.2万亿美元迅速扩张至8.7万亿美元,美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一度达27%,创历史新高;2020财年美国财政赤字达3.1万亿美元,赤字率达14.9%,创二战以来新高。随著疫苗广泛接种和经济快速重启,全球消费需求迅速释放。但同时,多国疫情防控不力造成供应链恢复迟滞,大量劳动力退出市场,港口拥堵、运费飙升、卡车司机短缺、芯片紧张等罕见现象频频发生、愈演愈烈,美国一些商场和超市甚至被迫「限购」。过量流动性与供需缺口共振,引发全球通胀水平快速上行。此外,极端天气加剧全球能源供需失衡矛盾。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暴涨10倍,并创历史新高,原油价格也快速攀升至每桶80美元以上,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进一步推高全球通胀水平。

同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价格总水平稳定是中国经济良性恢复、经济发展韧性强的一个重要特徵。许光建表示,不论是美国,还是欧元区,今年以来都在其经济恢复性增长中出现了CPI的显著上涨,有的可能已经达到了数十年的历史高位。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实施了大规模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计划,导致货币供给超常规增长。在产业鍊和供应链部分断裂的条件下,供求失衡,通货膨胀的出现难以避免。

与此同时,面对疫情严重冲击和全球通胀上行,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成为全球物价水平的重要「稳定器」。刘志成表示,一方面,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复市,有力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为世界各国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另一方面,中国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科学把握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促进物价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特别是面对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问题,中国综合采取供需双向调节、加强市场监管、做好预期管理等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坚定维护市场秩序,坚决遏制价格不合理上涨,为全球稳定大宗商品价格贡献积极力量。随著政策效果快速显现,10月下旬以来国内煤炭价格回落超过50%,带动国际煤炭等能源及相关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下跌。

刘志成表示,极度宽松政策、供给瓶颈等影响可能持续,预计国际通胀压力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一是供给约束仍存。全球疫情仍在持续蔓延,供应链紊乱问题短期尚难得到根本缓解。疫情改变就业观念,部分经济体劳动力就业意愿下降、劳动力成本抬升,容易引发「工资—通胀」螺旋式上升。二是需求持续复苏。主要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投资和消费需求惯性复苏,服务需求可能随著疫情形势缓和、经济重新开放而加快恢复。三是传导压力加大。能源、原材料、航运价格大幅上涨逐步向终端消费领域传导。房价上涨带动房租逐步上行。四是通胀容忍度提升。去年以来,美联储、欧洲央行先后公布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将通胀目标由「2%」改为「平均2%」,对通胀的容忍度大幅提高。

发改委引述受访专家普遍持有中国未来物价水平稳定的基本判断。

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全球通胀高企客观上会加大中国物价上行压力。刘志成表示,但当前中国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供应量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物价总体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 CPI方面,中国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特别是今年中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生猪产能完全恢复,CPI将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PPI方面,随著煤炭价格大幅回落、部分工业品供应偏紧局面缓解,10月份PPI或已触顶,后期涨幅有望趋于回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也表示,一年多来,在全球疫情出现多轮反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显著增大的背景下,国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强化市场预期引导,及时处置价格异常波动,有效保障了重要民生商品量足价稳。今年10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1.5%,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CPI环比仅上涨0.1%、同比上涨1.3%,均处于合理区间。当前其他国家和地区出现较为严峻的能源供应紧张,主要经济体CPI涨幅不断创下新高、甚至出现严重通胀,中国物价稳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中国疫情防控措施有力,重点民生商品和基础能源供应充足。

郭丽岩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中长期向好的大趋势、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跨周期宏观调控各项举措精准到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持续释放,经济工作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供需循环、产业循环、市场循环进一步畅通,稳定物价总水平的基础依旧十分牢靠。

对于未来的展望,受访专家也表达了物价水平总体将平稳运行的观点。

郭丽岩表示,展望今年后期和明年,中国居民消费领域商品和服务供给充裕,尤其是粮油、肉蛋奶、鲜蔬果等重要民生商品,以及煤炭等基础能源供应总量充足,能够更好满足民众基本生活需要,物价水平总体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价格协会副会长许光建则表示,展望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的价格水平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由于国际市场的因素,若干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头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PPI的上涨对消费领域价格的传导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从社会总供求的角度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将是宏观经济良性运行的重要方面。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