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志和让非遗吸睛 保育文物要「易入口」

2021-11-15 04:19

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馆长伍志和认为保育工作,要用现代化思想语言重新包装传统事物,才能吸引年轻一代,传承下去。卢江球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馆长伍志和认为保育工作,要用现代化思想语言重新包装传统事物,才能吸引年轻一代,传承下去。卢江球摄

在香港推动文物保育,很难。本月初荃湾三栋屋博物馆举办「循声觅道——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身为馆长的伍志和即使性格低调,亦披挂上阵频频见报落力宣传。长期在政府架构下从事文物保育工作,他由早年专注重量级的古迹复修,到今日推广项目较多、内容较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他总结心得,认为文物保育与推广源于生活,每个项目背后都有大学问,策展前要「先认知,后消化,再包装,务求易入口啲」,终极希望只为吸引年轻一代观展,传承下去。

去年10月,伍志和调任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馆长,上任一年多,今次非遗展览可算是他的首份大型功课,访问当日,他游走于列为法定古迹的三栋屋博物馆展览场地,如数家珍介绍各个展厅内容和布置特点,这幢昔日陈氏客家围村因防盗而将通道修建得迂回狭窄,门墙亦较矮,他都未有碰壁撞墙,遇上迷路市民还协助引路。

自少爱听古仔 看《通胜》长知识

这位非遗馆长承认,推动文物保育,如何吸睛十分重要,否则很难吸引年轻一代踏足展厅。在政府工作23年,伍志和大部分时间在古物古迹办事处工作,却从未言厌,伍志和解释因为他本身就喜欢历史、传统文化及香港风土习俗,「由细到大都喜欢听古仔,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的,还有最爱的三国人物。」他生于传统家庭,家人每年都买一本《通胜》,最深刻印象是祖母拿着《通胜》跟他讲故事,除了二十四孝,还有坏人死后落地狱的故事,成为他的首堂伦理道德课,也启蒙他对历史的兴趣。

  说到童年回忆的《通胜》,他兴致勃勃,更提及有一次策展《通胜》展览时,苦思怎样突破二十四气节及春牛图的旧框框,当时有高人提到《通胜》内的宜忌项目颇为有趣,其实报章杂志星座运程栏目亦有宜忌预测,但他细心翻看相关栏目,竟发现《通胜》所载的宜忌都与昔日农业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时至今日虽有些项目已不应用,但另有得着是,发现不少「宜」的项目都与初生婴儿有关,如「理发」是替初生婴儿首次理发;「沐浴」指斋戒沐浴净身,亦指婴儿首次洗澡;「整手足甲」则主要指首次替婴儿剪指甲与脚甲,反映昔日农家社会对男丁的重视,令他大开眼界长知识。

重新演绎点灯非遗项目

行经三栋屋前厅,他停下来滔滔解说:「这是一座三进式客家围村建筑,整座建筑左右对称,中轴綫上设前厅、中厅及祠堂,栋就是指各厅堂承重的主梁,这里有三座厅堂,共有三栋,因而得名三栋屋。祠堂梁上挂的东西全部有意思,例如灯笼代表男丁……」

讲起男丁,他又提到点灯这个新界重要传统习俗,过去不少文化节目介绍点灯总给人事不关己的距离感,他坦言点灯亦是非遗项目,如何令这个项目「易入口啲」,他举例以「出生注册」及「百日宴」去重新演绎。

他解释,每年农历正月,新界各乡村会举行点灯仪式,有指「灯」为「丁」的谐音,「点灯」寓意「添丁」,仪式为过往一年内添丁的村民,安排在祠堂点灯,告知神明和祖先家中有男丁出生,更重要是公告村民族人,男丁被正式认可成为宗族成员,名字将会写入族谱,拥有参与宗族事务及继承祖先产业的权利,就如现今的出生注册。仪式当日,添丁的村民会宴请同村兄弟及亲友食盆菜,就如今天的「满月酒」或「百日宴」。

与村民打交道 倒背古迹历史

对古迹建筑特色及传统习俗倒背如流,与他努力落区跟村民打交道有关。90年代,从小爱听古仔的伍志和考入中文大学攻读人类学学士,其后再进修硕士课程,那些年他尚在学生时代,除由书本获得相关知识,更直接「落区」考察,试过到粉岭龙跃头松岭邓公祠参观祠堂开光仪式,更胆粗粗与村长合照留念。

98年毕业,他加入政府,进入古物古迹办事处,协助复修香港文化古迹。之后获保送去英国进修「历史建筑修复」,回港后继续专责乡土复修,并协助评定古建筑列为法定古迹,予以保留。

复修工程获联合国嘉奖

修复古迹,除要掌握物料特色,更重要是人和,作为陌生人进入祠堂重地,甚至动工维修,伍志和再发挥落区本色,每次都先礼貌拜访道明来意,幸获村民信任,得以如期动工,这位历史迷亦得以参看很多重要文献史料,并从村民口中听到不少典故轶事。

多年修复工作,他的代表作是上水应龙廖公家塾及西贡滘西洲洪圣古庙,前者是首个由官民合作复修的古迹,这两项工程其后获得联合国文物古迹保护奖,对他的工作成果予以肯定。当中滘西洲的工程由99年起历时半年,更是伍志和入行后首个由头跟到尾跟到足的大型项目,至今他仍与滘西洲的村民保持联络。

历史一向予人沉闷感觉,文物保育更是闷出鸟来,但伍志和总会找到乐趣,他坦言历史与人息息相关,现代人可以从历史总结前人经验得失,从而得到启发,当然获启发多少因人而定,但对肩负推动文物保育及推广工作的他,如何传承予下一代才任重道远,仍要为展览「易入口啲」而努力。

记者 关英杰 摄影 卢江球
原文刊《星岛日报》「每日杂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馆长伍志和(左)和客席策展人萧国健(右)。 卢江球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馆长伍志和(左)和客席策展人萧国健(右)。 卢江球摄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