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体制外王者更难能可贵

2021-11-12 12:00

李景亮(左)出战UFC落败,获部分内地网民赞他宁被绞晕也不投降甚具骨气。网上图片
李景亮(左)出战UFC落败,获部分内地网民赞他宁被绞晕也不投降甚具骨气。网上图片

有中国男选手出战美国的职业综合格斗大赛UFC而一面倒落败,之后笔者看到一条网路影片提及,有些内地网民为败战而辩解,形容那位选手在中国只能说「二流」,真正的高水准拳手都在国家体制之内,只是没有进入职业格斗层面而已。

这样的开脱说法,无疑不太站得住脚。体育运动是讲求实绩的世界,尤其像UFC这种国际最高水平的职业赛事,没有那么多「What if……?」,说打不过只因为「我们最好的选手都还没有参加」,只是一种无力的自我安慰吧了。不过,里面触及到体制影响运动人才流向的现象,倒是有其一定真实性。

大家都很清楚中国体育的绝对主流就是举国体制:由国家纳入大量人才,训练选拔,最终目标是在奥运、亚运等国际体育竞技大赛夺取奖牌,提升国家形象及凝聚国民认同感。因为这种针对性的目标,体制在吸纳和培养运动人才上,也自然以「有没有/能不能赢取国际奖牌」为依归。举个例,今夏东京奥运也有中国的滑板选手参加,但他们跟其他国家的滑板手很不一样,人家都是在街头玩滑板练起来,中国的却是国家培养,我记得有一位女孩是由武术队转过去。如果奥运不是新加入了滑板项目,他们根本不会出现,因为体制不会把人才和资源花在没有奖牌的运动上。

所以如果说,中国的格斗运动员人才库,主要都被有奖牌可拿的项目如拳击、柔道、散打等吸纳,并未流向MMA这种职业格斗运动,这是事实。不过,大量有格斗天分的中国选手投入MMA,那是不是就能技压各国对手?这没有答案,因为还没发生。

上述关于人才流向的现象,也只是一幅大图画,这并不代表现在参加UFC的中国选手就一定是二流,毕竟每个运动员都是个体,都有他们个别的特质、天分和际遇。否则你无法解释,为甚么张伟丽能够赢到UFC冠军。这些于体制外的训练,都能够在国际大赛打出名堂的选手,应该得到更多的尊敬。乔靖夫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