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追击|流浮山一带多棕地碍住宅发展

2021-11-08 04:30

■白泥、天水围及流浮山一带,现时共有多达九十公顷棕地,当中近三分之一用作露天贮物。
■白泥、天水围及流浮山一带,现时共有多达九十公顷棕地,当中近三分之一用作露天贮物。

  (星岛日报报道)流浮山一带现时为港人休憩胜地,惟根据政府早前公布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该区日后有机会增建多达七万个住宅单位,未来发展将会大变天。地产界人士估计,流浮山背山面海,参考赤柱一带的规划,料会以中低密度形式发展。不过,本报翻查新界棕地使用及作业现况研究提供的资料,留意到原来白泥、天水围及流浮山一带,现时共有多达九十公顷的棕地,当中近三分之一用作露天贮物,而本报实地观察再发现,当区的不少棕地均位于流浮山道及深湾路等主要公路附近,其中前往白泥的其中一段只有单程路。地区人士分析,政府需要另觅地方安置相关作业者,否则势成区内发展的阻力,并需要大规模扩阔原有道路,始能增建住宅。

  国务院早前公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后,港府随即研究兴建铁路连接本港洪水桥与深圳前海,打通两地的发展脉络。政府早前公布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曾形容,流浮山至白泥一带背山面海,仍有大量可用的土地资源,加上政府拟于流浮山设一个分站,并探讨兴建尖鼻咀至白泥自动捷运系统,势将流浮山打造为一个发展重镇。

  港府早前估计,把流浮山及尖鼻咀一带土地纳入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范围,可新增四万七千至五万二千个住宅单位供应,而流浮山至白泥一带,有潜力供应约一万五千五百个至一万七千五百个住宅单位。换言之,流浮山一带日后可最多增建七万个单位。

  资料显示,尖鼻咀至白泥现时主要依靠两条路接通,当中白泥至流浮山由稔湾路贯穿,至于流浮山至尖鼻咀则由深湾路贯穿。据本报记者日前于区内所见,这两条道路将区内发展分隔为两部分,当中以道路的西北部分,邻近临海位置,区内不乏浅滩,故亦有候鸟栖息,假日亦会吸引市民摸蚬,生态价值较高,有不少农庄及果园等。

  至于相关道路的东南位置,据本报早前实地观察,留意到区内不乏平坦用地,现时有大量棕地作业,故亦有不少大型货车出入。本报记者于流浮山启程前往下白泥,原定的车程仅约二十分钟,惟因应区内有大量货柜车出入,路面相当挤塞,致行车时间延长至约四十分钟。

  本报亦翻查发展局「新界棕地使用及作业现况研究」的资料,留意到根据二〇一七年八月至二〇一八年十月期间的土地状况,白泥、天水围及流浮山一带,合共约有九十公顷的棕地。资料亦显示,天水围及流浮山一带约有六十四公顷棕地,现时大多用作物流及货运作业,以及露天贮物用地。至于白泥则有约二十六公顷棕地,当中近一半为露天贮物用地。地产界人士指出,因应政府在进行相关研究后,除了位于流浮山的沙江围用地外,其他用地均未有研究改划作棕地发展,故相信区内棕地作业仍然持续。

  曾于区内有工程项目发展经验的资深产业测量师黄雍盛指出,预料区内未来的发展,亦会以现时的流浮山海鲜坊一带为中心,然后再透过自动捷运系统向两边伸延,因应区内有大量棕地作业,故相信政府未来或需大量收地以加快发展。他建议,政府可在行政措施上入手,以协助区内棕地作业者「迁移」,例如发展局辖下短期租约用地,可优先让区内作业者租用,让他们可以及早搬迁;同时若区内作业者自行觅到其他用地,政府亦可为他们提供支援,让他们可加快处理城规流程。

  黄雍盛指出,若政府锐意加大区内发展,将需要大规模扩阔区内道路,亦需处理渠道及水电接驳等设施,故将需要投入相当多资源,惟一旦相关基建能够落实,料相关发展潜力将会释放。他认为,政府可以就区内发展,参考赤柱一带的规划情况,沿岸一带保留其生态价值,让市民旅游观光,至于稔湾路东南的用地,部分现时发展作棕地,则可进行中低密度发展,料楼高可建十多层。

  元朗区议员邓家良指出,流浮山一带靠近前海,同时亦靠近位于深圳的「一地两检」口岸,有地理优势,当区居民均表示欢迎,希望未来能原区安置和就业,减轻外来交通压力。

  政府有意全面优化及整治流浮山的餐饮和旅游设施,保持海鲜蚝港的小镇风貌,为大量增加的居住及工作人口,提供优质及具地方特色的餐饮休闲服务。业界建议,政府可在现有海鲜舫的基础上,向两边的海滨位置伸延发展,将该区打造为恍似尖东海傍的大型旅游景点。

  流浮山一带现时发展以海鲜舫为中心,区内以海鲜市场及餐饮设施闻名。据本报记者日前于流浮山现场所见,渔民每日均会将大量海鲜产品运往码头,吸引市民远道由市区前来购买;同时亦有不少于附近观光的市民,前来享用海鲜食品及购买纪念品等。

  产业测量师黄雍盛指出,区内现时已经为一个成熟的旅游景点,本身已有其经济价值,因此建议政府当局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他称,按照现时区内情况,建议海鲜舫及附近一带旅游点有必要保留,然后海鲜舫外的巴士站则需要进行扩建,然后再于对开的位置才兴建新式发展,从而将城镇及乡郊的「味道」分隔,同一区内产生两种不同风味的环境,同时亦各具特色。

  熟悉区内发展的元朗区议员邓家良忆述,二〇〇九年规划署曾欲将流浮山发展成海岸,惟计画最后不了了之。他形容,现时流浮山恍如「一片死海」,并指自己与居民一直等待区内发展,「已等到麻木」。他坦言:「十年后,我都唔知喺唔喺到,但今日的民意觉得有规划发展才有进步,希望政府尽快落实细节。」他建议,当局可参考尖沙嘴东部的海滨长廊,扩大和美化流浮山沿海范围,将其变成新一个大型旅游景点。

  邓家良指,流浮山邻近深圳一地两检口岸,拥有地理环境优势,加上港深西部铁路涵盖流浮山、厦村、洪水桥等地,有完善的交通网络,故相信若有完整管理规划发展,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至于环境方面,他指虽明白红树林有保育价值,但任由其繁殖生长同时,亦惹来大量蛇虫鼠蚁和囤积垃圾,一直困扰着居民,因此认为必须平衡保育和居民的需要。

  流浮山与深圳前海发展区仅一湾之隔,政府有意于区内建立规模媲美数码港的地标性创科设施,例如创新孵化中心等。据创科界人士分析,因应流浮山与内地仅一湾之隔,惟却有两套完全不同的法律体系,当中香港的法律采用普通法,业界普遍认为对于知识产权的保障更大,故相信只要流浮山一带的铁路体系进一步完善后,将吸引需要与内地企业洽商,同时需要进行大量创科研发的公司进驻。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薜永恒早前表示,将于流浮山建立媲美数码港的地标性创科设施,占地约五公顷。据悉,当局期望能汇聚各实验室力量一同研发,预料可与一湾之隔的前海现代服务业,产生协同效应。据创科界人士分析,因应流浮山与内地仅一湾之隔,惟却有两套完全不同的法律体系,当中香港的法律采用普通法,法律条文源于过去发生的事情,对知识产权的保障,将更有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

  云端与流动运算专业人士协会数字经济委员会主席邵志尧表示,由于创科行业的精神在于不断研发新技术,因此在行业的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法制上得到知识产权的保障,才可推动业界不断进行研究。他称,因应流浮山的地理优势,相信将吸引需要与内地通商的创科公司进驻,以香港为基地,再向内地城市拓展生意。

  邵志尧称,区内另一卖点为属于新发展区,相信租金水平亦会较低,有助减低企业的租金成本,有助创科公司集中资源发展新技术;他预料,本港未来将会发展成新格局,流浮山一带成全新创科中心,而中环一带则保持为传统商业区。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