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立会选举拼能力 竞争激烈是好事

2021-10-30 04:30

  完善选举制度后首场立法会选举的提名战今天正式开展,为落实「爱国者治港」的新时代揭开序幕。在新选举制度下,游戏规则虽出现重大改变,参选的基本资格须爱国爱港,但这并不意味整个选举过程缺乏竞争,反而从参选名单和政圈消息可见,今次选举竞争相当激烈,而且不乏政治素人和新秀出战,故各候选人须凭政纲或往绩,展现出具治港能力,才有望脱颖而出。这现象是好事,因市民多期望当选议员为议会运作以至监察政府带来新气象,务实议政,致力于解决深层次民生矛盾,并推动经济转型。

  游戏规则虽变 建制派未必稳胜

  全港最大建制派民建联昨天公布参选名单,派出十八人出选立法会三个界别,工联会亦派出九人参选,至于自由党和新民党则未有透露报名名单,不排除参选人会自行报名。

  新一届立会议席将由七十席增至九十席,新增的选举委员会组别占四十席,功能组别占三十席,直选议席则减至二十席。所有候选人须经选委会审核提名资格,确保是爱国者才可入闸,避免反中乱港人士进入议会。坊间一直以为游戏规则改变后,建制派会自行协调由谁出战,减低彼此间竞争,可能出现自动当选情况,但实情并非这样,三个组别的竞争都比预期激烈。

  尽管民主党和民协这两个传统主流泛民政党弃选,但同样有泛民背景的非建制派,如狄志远的「新思维」和汤家骅的「民主思路」派人出战,相信会有更多温和民主派人士以独立候选人身分参选,挑战建制派,令建制派就算经协调下仍会面对较大的竞争。加上原来支持泛民的选民会否将票投给非建制派仍存在不明朗因素,建制派在直选中未必稳操胜券。非建制派若积极参选,令立会选战变得多元化和增添竞争,乃是件好事,让选民有得拣,使选举气氛更浓厚。

  部分功能组别候选人据说可能自动当选,但很多界别会有竞争,要经过一番竞逐才分出胜负。至于选委会组别的四十席并非等额选举,单是建制派便至少有五十人出战,当中不乏现任议员,如张国钧、葛佩帆等;而有「兰桂坊之父」之称的盛智文亦表明有意循选委会界别出战,令建制派不但要围内较量,更要与外围知名人士火并,竞争料将相当激烈。

  此外,今届立会换届选举将涌现大批新人参选,除了盛智文外,单是民建联十八人名单中便有九人是政治新秀,当中包括梁熙;工联会则派网红「小花」陈颖欣出战,相信其他建制派亦有新人出战,既给新人参政机会,亦有利于政坛换新血,为新时代新选举带来新面貌,予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有助本港政党健康发展。

  对施政意见不同 要展实力抢票

  在泛民弃选下,预料建制派候选人会占大比数,但建制派非铁板一块,参选者理念并不一致,对施政有不同意见,对政府的期望和建议优次亦有所不同。在竞争激烈下,候选人除了摆街站,更可用新媒体比并政纲和往绩,向选民显示自己具治港能力,有创意理念改善民生,而非只靠空喊口号,让选民根据候选人的能力与政纲,决定投票给谁。

  随着爱国爱港人士当选,相信新一届立法会将回归正轨,透过理性而务实的政策争辩,向政府提出专业而有建设性意见,并继续对政府作出严谨而负责任的监督作用。市民更期待他们聚焦经济民生事务,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积极处理积压多年的住房、医疗和交通等问题,又能推动创科发展,配合国策参与内循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本港经济增长提速换上新引擎,实实在在改善市民的生活。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