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育公园方案 环团:谨慎支持

2021-10-24 04:30

■刘兆强指三幅土地无缝连接的鱼塘,是后海湾湿地生态系统一部分。
■刘兆强指三幅土地无缝连接的鱼塘,是后海湾湿地生态系统一部分。

  (星岛日报报道)《施政报告》提出收地建设三个湿地保育公园,共占一千二百二十公顷,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保育工程,旋即引起环保团体关注。现时负责营运米埔自然保护区、被视为区内持份者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香港分会表态,称对有关概念「谨慎支持」,但仍提出多项忧虑,尤以担心落马洲管制站搬迁后作发展,会在蚝壳围和三宝树之间的湿地保育区形成生态「缺口」,把鱼塘及湿地的无缝景观和雀鸟飞行走廊割裂,强烈建议维持该用地的发展高度和密度,冀可保住候鸟的「厨房」。基金会又留意到,一直扮演候鸟「睡房」角色的南生围,原有的大部分基围已荒废,锐意协助其「重生」,为野生生物重建觅食地。

  三个湿地保育公园选址位于蚝壳围、南生围及三宝树,面积分别为约三百公顷、四百公顷及五百二十公顷。拟议的蚝壳围湿地保育公园位于北区马草垄以北,背靠大石磨山,面向深圳福田区,毗邻港深创科园地盘,为三个选址中景观最辽阔开扬的地点。该处以淡水鱼塘和沼泽为主,为大量水鸟提供栖息地;被列为近危物物种、在本港只出现过四只的白琵鹭更同时在此过冬,亦有水獭出没。据了解,当中有约一百八十公顷私人土地,涉及二千多个业权,但由于位置比较偏远,交通运输和水电配套等建筑成本高,故一直未被大型发展商看中。

  而南生围位于元朗横洲东面,贴近米埔自然保护区,拥有大量芦苇田和湖泊,孕育以吸啜芦苇汁液维生的黄苇鳽,附近不时也有近三十只本港独有的米埔屈翅萤出现。同时,该地留有不少陈旧和已荒废的基围。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部分范围则在米埔拉姆萨尔湿地内。米埔拉姆萨尔湿地是国际著名湿地,亦是东亚—澳大利亚迁飞路线的中心,每年录得逾一万只候鸟。

  WWF香港分会香港生物多样性及保育政策高级经理刘兆强在考察活动中指,该会欢迎政府主动建设大规模的湿地保育公园,但方案仍有太多不明确的地方,促请政府尽快交代细节。其中,担心公园外围湿地缓冲区发展压力庞大,而且规划图则上部分湿地保育区未被纳入公园拟议范围,例如三宝树和蚝壳围之间近新田科技城位置的保育区出现缺口,若当局将有关土地开发为成高层住宅建筑并侵占入湿地保育区,会开创一个不能接受的先例。他又强调,落马洲管制站迁往深圳新皇岗口岸后释出的二十公顷土地应维持现有的建筑高度和发展密度。

  刘兆强又指,必须保护三个湿地保育公园的完整性。他举例,鸬鹚通常在重阳节至端午节在港过冬,南生围就如它们的「睡房」,蚝壳围则是它们的「厨房」,每天早上准时六时许会飞行十多公里往米埔或蚝壳围觅食,下午三至四时就返回南生围休息,足见三个地点的关联性。他续指,公园内鱼塘构成一个无缝连接的鱼塘系统,与米埔沼泽接联,是后海湾湿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强调「牵一发动全身」,必须小心设计基础设施的高度和颜色,以及减低游客影响。

  WWF香港分会提议,采取「南基围,北鱼塘」的方案,修复和活化南生围湿地保育公园内的甩洲、南生围、丰乐围及尖鼻嘴的基围,同时维持三宝树及蚝壳围的鱼塘管理。他们指出,雀鸟根据大小会对水深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可利用基围水闸控制水位,创造多元化生境,让不同物种栖息;又引述已证明基围的鸟类丰富度约是鱼塘的一点八倍,而且当区靠近米埔自然护理区,可采用综合管理策略以获得更高的保育收益。

  环境局早前亦公布新自然保育政策下的优化公私营界别合作计画,土地业权人可以选择把需要保育的土地交还政府,由政府作主动保育和管理,但仍须向政府缴付一笔可以产生足够经常收入以维持长远保育工作的款项。至于生态较不易受破坏的土地,可容许作有限度发展,业权人须按既定机制就此缴付十足市值的土地补价。对此,WWF香港分会表示,担心方案适用于拉姆萨尔湿地外的后海湾湿地,意味着有湿地将被发展,这会对后海湾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造成不利影响。

  环境保护署回覆本报查询指,《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已考虑对迁徙水鸟的影响,亦会维持飞鸟廊道。至于其他的发展项目,亦会按需要根据现行机制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包括生态影响评估),以评估发展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所需的环境缓解措施。另一方面,策略的保育措施主要涵盖新界北部的地点,而新自然保育政策及其下的公私营界别合作计画则涵盖全港十二个具重要生态价值并须优先加强保育的地点,因此两者保育地点并不完全相同,是互相配合和补足的关系。

  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则指,政府仍须经环境局进行相关研究,敲定建立湿地保育公园的范围以及落实安排/细节及时间表。而需徵收土地的确实位置,以及收地可能涉及的财政支出,相关详情仍有待确立。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