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教材评漫画可信性 教师忧初中生难作答 有别教科书以往解释

2021-10-15 04:05

想.创 — 中国历史学与教资源套 (第二辑)第三章: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外力的冲击、课题2︰外力冲击与内忧。
想.创 — 中国历史学与教资源套 (第二辑)第三章: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外力的冲击、课题2︰外力冲击与内忧。

修订后的初中中国历史科课程,落实至中二级,教育局早前上载涵盖宋至清代课题的教材。在「鸦片战争的背景」一节中,教材要求学生评论一般英国使团觐见乾隆帝漫画是否可信,并以漫画内容为杜撰为由,建议答案只有「不可信」,有别以往课本引用同则漫画解释中英贸易矛盾。有资深中史科老师认为,漫画多用以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该题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知识,初中生难以作答。

当局早前推出第二辑「想.创——中国历史学与教资源套」,涵盖宋元、明、清朝代课题的自学单元教材及实地考察设计示例,供任教中二级中史科教师使用。在讲解清朝外力冲击与内忧的部分,探讨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贸易概况,引用了一幅于1972年9月24日于英国刊行,马甘尼(Lord Mcartney)使团觐见乾隆帝的重绘漫画,并节录台湾历史学家黄一农的文章,指使团当年9月26日始出发,晚于漫画刊行日期,引导学生评论漫画内容不可信,建议答案亦指「内容是凭空创作,而非事实。」

建议答案指「凭空创作」

该幅漫画以往亦常见于坊间教科书,譬如有高中中史科教材,以此解释清朝受传统观念影响,「以『天朝上国』自居,视海外诸国为『蛮夷』」,对外国派遣使节来华通商等要求,「视为朝贡和乞恩」,双方在外交礼仪与贸易上屡起摩擦。有该科教师质疑,马甘尼不愿行三跪九叩礼,以至乾隆对使团不屑一顾的态度,确实如漫画描述一样,官方教材断定「不可信」未必合理。

资深中史科教师陈志华认为,辨识历史资料是否属实,属高中甚至大学历史系学生的能力,须以大量背景知识,推论漫画作家作画含意,非一般初中生能处理,形容做法是「兜了几个圈教,简单事情复杂化」,反而影响学习兴趣。

他续指,清代漫画多由日本或外国人所绘画,不能否认内容确实是以外国人视角为主,内地亦有著作分析相关作品,教师选取漫画作教学用途,并不会误踩地雷,「授课时会因应教学目的与需要,作不同程度的讲解,若作为课堂引入或预习,会解释画中不同元素的含意;若是课堂讨论或总结,用以引导学生分析漫画反映事件的原因与问题。」他强调部分漫画确有夸大或讽刺成分,但因此能以接近真实或真实的方式,反映历史现象。

「宋王台」用字合情理

此外,在宋朝教材介绍「宋皇台」历史,提到后人为纪念南宋二帝避居,于大石上刻上「宋王台」,却未说明是元修宋史的谬误,把地名误称为「宋王台」,并以「宋王」说明君主帝昰及帝昺。陈志华指,不论是从历史背景考虑,因为忌讳而用「王」,还是尊重二帝为正统皇帝而用「皇」,都合乎情理,由教师作补充及解释,但认为教材如能注明「王」字,源于元朝修宋史之谬,可免生误会。

记者 袁嘉咏
原文刊《星岛日报》教育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