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囊胚预测平台 助增受孕率

2021-09-17 01:37

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赵铭鹏偕团队开发预测平台,更准确找出具高发展潜力的胚胎,提高受孕率,(左起)赵铭鹏博士、锺佩桦教授,以及陈耀梁教授。
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赵铭鹏偕团队开发预测平台,更准确找出具高发展潜力的胚胎,提高受孕率,(左起)赵铭鹏博士、锺佩桦教授,以及陈耀梁教授。

本港每6对夫妇便1对有成孕困难,俗称「试管婴儿」的体外人工受孕,是解决不孕问题的辅助生育技术之一。中文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赵铭鹏,偕团队开发预测平台,能更准确找出具高发展潜力的胚胎,提高受孕率,让更多受不孕问题困扰的夫妇受惠。

以「创业创新.共享共赢」为主题的第7届中大创业日,将于下周四至五以綫上与綫下的混合模式举行,展出逾百支初创团队的项目,并举办创业大赛。打入决赛五强之一的参展单位「汉鹏辅助生殖科技」,是赵铭鹏偕团队成立的初创企业,其开发的新平台能定时拍下和捕捉受精卵的发育情况,快速在30小时内准确地识别和分析图中胚胎的特徵。

「中大创业日」下周举行

新平台较坊间的囊胚形成预测方法,须于胚胎分裂第3天始收集足够讯息为快,以便医生更早进行评估,安排合适移植方案,提高患者受孕率。团队今年获「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画」提供资助,将研发成果商品化,并已于本港和内地的医院、医疗中心及生殖中心试用,有望明年正式推出。

赵铭鹏曾于内地辅助生殖中心任职胚胎师,每年评估逾万个胚胎,不时发现极细微,但未能确定与发育潜力关系的胚胎变化,启发他的研究兴趣,2017年赴中大妇产科学系修读博士。期间他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合作,运用卷积神经网路技术,开发名为「囊胚准」的早期囊胚预测平台,以图像分析演算法,取代以往由肉眼分析海量的胚胎图像。

中大威尔斯亲王医院辅助生育技术中心实验室总监、汉鹏辅助生殖科技胚胎学顾问陈耀梁教授认为,新平台能作为医生及胚胎学家的辅助工具,减低决策风险,有效地安排合适移植方案,提升移植成功率,让更多不孕夫妇受惠,亦能无缝结合现有主流评估方法,相信业界乐于采用。

原文刊《星岛日报》教育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