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拜与习通话吹和风 美内患成市场隐忧

2021-09-13 04:30

  时隔七个月,美国总统拜登再次致电国家主席习近平,有意缓和中美紧张关系,消息利好港股和内地经济,但要留意的是,拜登积极缓和中美矛盾,除了寻求中国合作,亦因他在国内麻烦不绝,预算案和债务上限等可能在国会遇到阻挠,共和党又疑利用美军狼狈撤出阿富汗的决策失误,追究拜登,都可能冲击美股;北京在中美争斗缓和下,可加力于内部改革,强化各行业的监管和整顿,则为内地股市添压。

  这次习拜通话,与两人二月时通话的最大不同,是拜登放下了对华的高姿态,用白宫发言人的说法,这次元首通话是礼貌和坦率的,而不是指手画脚或居高临下。习拜二月通话后,白宫曾发声明强调,拜登对北京胁逼性和不公平的经济行为、在香港的镇压、在新疆的践踏人权,以及针对台湾愈来愈强势的行动,表示根本性的关注。今次白宫声明则再无提及香港、台湾和新疆,又无指责中国不公平竞争,只强调双方讨论了在竞争之时,应确保不会陷入冲突。

  姿态微妙转变 对华稍释善意

  拜登对华政策核心是三个「C」:竞争(competition)、合作(cooperation)和对抗(confrontation),即「该竞争时竞争,该合作时合作,该对抗时对抗」。拜登二月与习近平通话,只集中对抗范畴,现在则是讲竞争、谋合作,而不提对抗。

  拜登上任近九个月,一直冷待中国,二月中首度致电习近平,亦只是上任后致电大国元首的礼仪,且将与习近平通话放在各大国领导人的最后,谈话时也多训示中方;直至上周五才再致电习近平,改为释出善意。

  美政府过去一个多月对华姿态确有微妙转变,多次主动接触中方,先是七月底副国务卿舍曼访华,在八月时国务卿布林肯两次致电中国外长王毅,寻求中国援手,让美国在阿富汗安全撤军及撤侨,并商讨美国撤离后如何令阿富汗局势稳定,不致再为拜登添麻烦;九月初拜登的气候特使克里再度访华,希望在对抗气候暖化上达成协议,为拜登的气候议题增政绩。

  中方对舍曼、布林肯还是克里,都传达了一个坚定讯息,就是小气候必须服从大气候,中美要在阿富汗、气候等个别范畴上合作,必须先在大方向上改善双方互信,不能美国想合作的,就要中国配合,而其他范畴就不断开火。

  拜登意识到要缓和中美冲突,先要释出善意,改善中美互信。本来他已放出风声,有意在下月底二十国集团峰会时,与习近平举行场边峰会,然而他上周五突然致电对方,就显得心切要缓和双方紧张关系。拜登如此积极,除因在对外事务如阿富汗、气候等有求于中国,还因在国内面对重重政经压力,故有意先安内后攘外。

  拜登眼前麻烦不绝,共和党议员有意阻挠国会通过国家债务上限、政府预算案、基建拨款等议案,可能令美国赖债、政府部门停摆,新冠疫情复炽将再次打击经济,而他在阿富汗仓皇撤军,亦正遭受共和党狙击。

  政经麻烦不绝 随时冲击股市

  对此,拜登在对华政策上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加力打击中国,以转移国内视线,但可能被指不务正业;另一是放缓遏华,专心应付国内问题,却可能遭指责对华软弱。从他快手致电习近平,可见他选择了后者。

  中美紧张关系缓和,可改善投资环境,港股恒指上周五便因而反弹近百分之二,值得留意的是,拜登急于与中国暂缓争斗,主因是他在国内问题上满手炸弹,任何一个爆炸,都可能重挫美股和经济;此外,中美关系缓和亦可让北京加快改革,加强行业监管和反垄断,让内地股市添压。

  拜登为免被指责对华软弱,打压中国的小动作仍会不绝,如已传出他有意将台湾在美代表机构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改名为台湾代表处,又拟调查中国补贴商品行为,涉及三千亿美元中国货的关税。中美关系仍是树欲静而风未息。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