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兵」成骂人代名词 官媒怒批:不容污名化英雄队伍

2021-09-07 18:56

伞兵成为内地网民的粗口代名词。互联网图片
伞兵成为内地网民的粗口代名词。互联网图片

内地网民近来兴起用「伞兵」一词,取其谐音代替「傻逼」,用来作为一些吐槽、骂人的「谐音梗」。央视旗下的「央视网青年」上周五(3日)严厉批评这个代名词,称「玩梗要适度,不要污名化伞兵」,《人民日报》及央视军事翌日也严厉批评,指不要将值得尊敬的「伞兵」作为骂人的「谐音梗」。

央视网青年发文表示:「近来,『伞兵』竟然成了不少人上网吐槽、骂人的『谐音梗』。伞兵是光荣、值得尊敬的职业,共同呼吁,不要污名化伞兵!」文章又列举指出伞兵的英勇行为:「512汶川大地震,空降兵15勇士临危受命,从5000米高空冒死一跳,打开空中救援通道;抗洪救灾时,空降兵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作为一支从上甘岭战役打出来的英雄部队,人民空军空降兵始终战斗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人民日报》在文章批评:「语境一变,一个光荣身份成了某些人谩骂攻击的谐音梗,实在令人不耻。污名化伞兵的现象,不能放任。」文章认为,网络造梗,大多时候是无伤大雅的,但不意味着没有限度、没有底,「伞兵被乱用,就是对英雄队伍的污名化,更是对语言环境的污染。」

文章又提到,有些是故意造词以博取眼球,有的是被夸大滥用以图爽快,有的则在无厘头中寻找表达快感,而这些词汇非但没有多少价值、表达营养,更在无形中误导人们「学以用之」,「在无形中制造出可能扭曲公序良俗的亚文化现象。」

央视军事亦表示:「『伞兵』是精锐中的精锐!不容污名化!!」多间内地媒体亦撰文批评将伞兵污名化的行为,部分亦在微博官方频道附上「13年前,汶川地震伞兵勇士15人奋不顾身,惊天一跳,只为把灾区群众救出来」的视频(见本文所附视频),指出「伞兵」是光荣、值得尊敬的职业。

内地影片网络平台bilibili率先改革,近日发布公告称,「为维护社区环境,B站将针对近期网上某些污名化光荣职业,缩写简化或歪曲语义进行人身攻击的用词,进行集中治理。」

「央视网青年」批评网民污名化伞兵。互联网图片
「央视网青年」批评网民污名化伞兵。互联网图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