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追击|商界倡葵涌货柜码头腾地建屋

2021-08-31 04:30

商界倡收回短期租约批出的「物流地」,让葵涌货柜码头腾出部分用地建屋。
商界倡收回短期租约批出的「物流地」,让葵涌货柜码头腾出部分用地建屋。

  (星岛日报报道)本港土地供应紧张,于葵涌货柜码头建屋再次成为讨论议题。资料显示,葵涌货柜码头于去年的吞吐量只有约一千四百多万个标准货柜,较十年前的高峰期足足下跌一成半;商界代表指,有关数据反映货柜码头可腾出部分用地建屋,提倡政府考虑与码头营运商或持份者洽谈,初步估计即使仅腾出三至四成的码头范围,加上部分后勤位置的用地,亦能提供「一百几十公顷的用地」,而最快方法是先收回现时以短期租约批出的「物流地」。据悉,商界察觉到葵涌货柜码头有腾出用地的空间,源于现时不少以备不时之需的「吉柜」,一直零散分布于码头内外的不同用地,导致珍贵的土地资源未能善用;部分货运界人士也不反对重新规划货柜码头范围,认为最重要在其他地方觅地建立类似「物流园」的用地重置「吉柜」。

  近年葵涌货柜码头竞争力趋弱,加上内地港口发展蓬勃,令本港在全球港口排名逐渐下降,有分析指若葵涌码头未能寻找「出路」,排名或会跌出全球头十。与此同时,增加土地供应的争议再起,特首林郑月娥早前率先开腔,认为搬迁葵涌货柜码头的想法「正路」,因为今时今日葵青一带已是市区,政府要填海觅地建码头。在特首表态后,据知近日先后有业界向政府献计,盼能尽快善用该幅市区靓地。

  葵涌货柜码头全年总处理能力超过一千八百万个标准货柜,惟据资料显示,近年使用量呈下跌趋势,当中去年的吞吐量约一千四百多万个标准货柜,反映已出现剩馀运力,相较二〇一〇年高峰期,当年全年吞吐量约一千七百多万个标准货柜,可见该码头的吞吐量十年下跌一成半。

  据悉,不少以备不时之需的「吉柜」长期分布于葵涌货柜码头内外不同用地,珍贵的土地资源未能善用外,对业界运作亦是一大挑战。业内人士亦指,码头内的营运者现时仅以租约形式使用相关用地,惟有关数据反映该码头的吞吐量仍未用尽,建议政府可收回部分用地建屋,会比起整个码头搬迁,更快腾出市区用地。

  商界立法会议员林健锋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过去珠江三角洲的货品均由香港出口,惟现时大湾区一带已有多个码头,包括蛇口码头及盐田码头等,可见已分薄本港码头的货量。他称,本港的货运业需要升值为物流中心,除安排货物出入口外,亦需处理相关产品组装等工序,故现时放置在码头后勤用地的空置货柜,部分可迁往新界一带的棕地,进行相关工序,在有货物需出入口时才运往码头。

  林健锋建议,政府可考虑与区内的营运商等持份者洽谈,初步估计即使腾出三至四成码头,加上部分后勤位置的用地,亦可能提供「一百几十公顷的用地」,足以重新规划进行建屋。他又认为,除兴建公营房屋外,区内亦可兴建私楼,并形容:「中国人好多喜欢买私楼,不喜欢公屋,所以不一定幅幅地的公私营房屋比例也是七三比。」他续指,香港作为大湾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足够的工商业及住宅楼,「要人过来,都要有楼给人住」,建议政府应于区内提供不同种类楼宇,包括工商物业等。

  有熟悉本港物流运作的消息人士指,不反对重置货柜码头建屋,从而解决本港住屋需要问题。他指,船公司通常会在本港不同货柜码头放置空货柜,以备不时之需,亦就着付运货物的目的地,合理地调配各处的货柜箱,而考虑到货柜码头用地有限,船公司亦会在码头外不同地区摆放空柜,并形容摆放的位置「千奇百趣」,包括沙头角、文锦渡,及流浮山的棕地等,摆放货柜的地方亦要很大。他认为,本港应藉此机会重新规划一个「物流园」,涵盖新货柜码头以及物流后援用地,将整个物流运输链集中一起,便利业界各公司规划运输路线,配合未来本港物流业界发展趋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