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炳推衔接课程 训练升小生自理力 学术支援班 助追进度   

2021-08-30 03:22

疫情令幼稚园停课逾一年,新学年升小一的新生适应校园生活成难题。伍明辉摄
疫情令幼稚园停课逾一年,新学年升小一的新生适应校园生活成难题。伍明辉摄

全港中小学后天开学,受新冠疫情肆虐反覆,幼稚园停课逾一年,新学年升读小一的新生如何适应校园生活,成为疫下幼小衔接的难题。大埔的保良局田家炳小学推出校本「小一衔接及适应课程」,教导小一新生排队上落楼梯、自行如厕的基本自理能力。校长陈咏贤预料部分新生在疫下的学术表现或落后,会按学术前测的结果,加以针对保底。

「一步一级扶拦杆,有没有信心?」反覆停课逾年,这批准小一生首度踏入小学校园后,首项任务便是学习排队上落楼梯。逾一百名「新丁」被分为5班,按照身高、整齐地排成两列,在楼梯前生涩回答:「有信心!」似是仍在适应陌生的校园环境。

一连三天的衔接课程,教师不再如往年般,只讲解如何收拾书包、抄写手册等小学生必备技能;更会安排练习上落楼梯、如厕后自行清洁等一般自理能力。期间教师向新生逐一进行示范,并要求学生重复练习,例如教导学生收拾书包时,会要求他们重新将物品逐项放进书包内。

学习排队上落楼梯

校长陈咏贤解释,上届有近两成新生,升小初期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上下楼梯未能「一步一阶」、不懂穿脱校服皮带外,「有学生甚至在如厕后,要求教师致电祖母到校,为他清洁臀部。」疫情下,小一新生在幼稚园高班几乎只是上网课,她坦言不少新生连坐姿亦现问题,「有些学生在上课途中会将脚竪起。」

自理能力欠奉,对学生的社交生活亦有影响。陈咏贤称,部分学生重视朋辈仪容,「其他小朋友可能会不想和他玩,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校园欺凌的情况。」校方决定在新学年开学前夕,特设自理速成班,协助新生顺利衔接小学的校园生活。

保良局田家炳小学举办小一适应训练活动。伍明辉摄
保良局田家炳小学举办小一适应训练活动。伍明辉摄

除了基本自理外,部分新生在疫下的学术表现亦大倒退。在衔接课的首天,一众「新丁」需要以半小时,完成一份涵盖中文、英文及数学的学术前测,让教师掌握新生各科的学术表现能力。陈咏贤称,去年有小一生数不齐英文字母A至Z、连顺数数字1至20均有困难,须花近两个月时间,始勉强「追上大队」;教师通过前测掌握学生水平,因材施教,倘新生学习能力稍逊,十月获安排加入「支援班」,加强保底。

在衔接课的最后一天,小一班主任将会见家长,详述学生各项评估的表现,并提供开学锦囊供家长参考,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协助新生适应校园生活,追上学习进度。

原文刊《星岛日报》教育版 记者 叶希雯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