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放榜】状元弃读神科冀当电影摄影师

2021-07-08 07:43

状元罗瑷琳(右)冀到海外做电影摄影师,曾被妈妈(左)质疑「搵唔到饭食」而起争执。何健勇摄
状元罗瑷琳(右)冀到海外做电影摄影师,曾被妈妈(左)质疑「搵唔到饭食」而起争执。何健勇摄

医科、法律向来是状元大热之选,英基状元罗瑷琳却有意赴加拿大读媒体创作。热爱电影的她,向来深信可通过电影把观众连结起来、安慰别人;她曾勇夺电影节大奖,决心日后在海外投身摄影师。追梦背后,原来罗妈妈曾反对「弃神科、读电影」,忧日后生计成问题,后来明白女儿兴趣,遂支持她的选择。

  就读英皇佐治五世学校的罗瑷琳,将与家人移民加拿大,入读怀雅逊大学(Ryerson University)主修媒体创作。热爱电影的她,忆述首次受电影触动落泪时,正看日本动画《你的名字》,「电影和电视很厉害,可把人连结起来、安慰别人」,片中的情节、视觉效果、声效等均令她着迷,决志投身电影行业,目标成为电影摄影师,「画面是一部戏的灵魂,能为电影气氛定调。」

母忧生计曾反对

  瑷琳直言自己不太擅长讲广东话,担心难以在本地电影业发展,又认为本港电影业盛极一时,近年较少卖座电影,更不讳言本港社会较传统和保守,感到创作空间狭窄。另一边厢,她亦看中多伦多的社会文化、创作自由,例如可自由讨论性小众议题,创作空间更自在,「只要将来能拍出电影就很满足。」

  成功的背后,瑷琳的妈妈曾极力反对她放弃「神科」,担心毕业后无力营生。罗妈妈坦言在传统家庭长大,「觉得读电影『搵唔到饭食』,身旁的人都劝女儿改读其他科」,母女更一度争执,女儿激动落泪,质疑为何被人阻挠前路去向。瑷琳回想当初,点头认同妈妈,「始终是不稳定的行业,多为自由工作者,但相信做到喜爱的工作便足够。」

  瑷琳亦在校内学习拍电影,一九年在亚太区青年电影节,凭自行剪接和拍摄的恐怖片,赢得「最佳恐怖片」和「最佳音效」奖,妈妈看到成果,认同女儿有心钻研电影,深信她清晰自己路向,终于支持其选择。罗妈妈开办补习社逾二十载,指自己没当「虎妈」,一直不让女儿补习,全靠自律温习。

《星岛日报》教育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