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唐创时:核心科改革选修三科是成功指标

2021-03-09 07:31

唐创时任内曾检讨文凭试考核制度,冀为学生创造学习空间;惟最终无助学生多选修科目,坦言感失望。资料图片
唐创时任内曾检讨文凭试考核制度,冀为学生创造学习空间;惟最终无助学生多选修科目,坦言感失望。资料图片

高中四大核心科目课程与考评将有变革,为学生创造学习空间。前考试及评核局秘书长唐创时接受专访,坦言今次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动机,尤其在核心科目外选修三科,「如果改完根本不能影响学生想法,那就是失败。」他又认为现时大学收生过分着重核心科目要求,建议应进一步降低语文科占分比重,弹性取录具才能的学生。  记者 李咏潼

唐创时曾任考评局秘书长长达六年,之后转投公开大学,去年底荣休,目前暂住英国探亲。身在彼邦,但唐创时对早前出炉,本港高中核心科目课程和评估优化方案相当留意,他在专访时坦言,当年任内检讨文凭试考评,即使将多科校本评核数目减省、中文科减至四卷等,仍无助学生创造学习空间,考生平均选修和应考照旧仅两科,令他十分失望,「今次改革成功与否的指标,正是三年后,学生们究竟会否读多一科。如果改完根本不能影响他们,照样两科,那就是失败。」

偏重主修科易「错配」

唐创时在浸会大学教数学出身,曾任教务长,主理大学收生,一直认为学生在某领域足够优秀,大学便应弹性给予入学机会,在这原则下,当年连「九岁神童」沈诗钧也能取录。惟随着二千年教改、新高中学制实行,他见证大学怕被责难为何取录「不及格」学生,只好紧跟标准、偏重核心科成绩收生,间接鼓励学生花愈来愈少时间于选修科上,逐渐导致得以入读大学的学生,未必是对主修领域感兴趣的一群,形成「错配」。

「我担心这样一代代下去,大学学习氛围愈来愈差。所以我当年加入考评局,其中一个目的,是冀考评制度发挥『指挥棒』作用,帮大学能够取录真正对所学有热诚的学生。」唐创时表示,英美各地甚至内地的大学升学要求,都不会有「核心科目」及「基本入学门槛」说法,惟他上任时文凭试制度已定,他遂展开检讨,提倡大学计算「最佳五科」,冀继而再推「最佳三科」、让大学和考生均摆脱核心科限制。可惜之后个别大学创出「最佳六科」,令他哭笑不得,最终计画未有落实。

改革须回归教育初衷

正因如此,唐创时建议是次改革应「去尽啲」,除支持将通识教育科进一步改为选修科目,更认为长远应降中英文科的计分比重。

对于当局称通识教育科「异化」而需要改革,他不讳言任何科目的改变,必须回归教育初衷,「当年教育改革,是希望学生在二十一世纪不能再死背书,要活学活用、有创意、独立思考……不论最近发生任何事,这些大方向也应该坚持。教改的路走到今日,间中出现问题可以修正,但大方向绝不应改。」

原文刊《星岛日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