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芯」项目烂尾损失惊人 地方政府捱批
2020-11-19 08:26
中美科技战之下,内地接连出现「造芯」烂尾项目。继武汉弘芯上月因资金链断裂被当地政府接管,芯片巨头紫光集团亦深陷债务危机。此前,四川、贵州、江苏、湖北、河北等多地至少有六个百亿级别的「造芯」项目烂尾,损失惊人。地方政府被批评大干快上,扭曲行业发展。
投资高达128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武汉弘芯,2017年成立,曾是武汉市明星项目,早前却被爆资金链断裂陷入停运危机,近日被武汉东西湖区国资全资接管。被视为弘芯招牌的该公司执行长、台积电前共同营运长蒋尚义已辞职。项目现场目前杂草丛生,连内地唯一一台价值5.8亿元的7nm光刻机,也被抵押,状态为「全新尚未啓用」。
紫光集团为北京清华大学下属企业,以集成电路设计和研发为主业,属国家重点支持行业。该公司被指长期依赖外部股权、债权融资输血,自身业务缺乏造血能力,近期面临13亿元私募债务到期,寻求将私募债本金的9成展期半年兑付,但据称未获持有人会议通过。
面对美国芯片制裁,中国官方大力扶持半导体行业,点燃了各地一拥而上的「造芯」热潮。今年以来,内地新增集成电路企业近6万家,相当于每天新增超200家。一些建筑工程、医药、服装、水泥等企业也「转行」造芯。业内人士分析,一些公司只是蹭热度,因为只要将经营范围修改成集成电路相关,就可享受地方减税政策,或方便融资,「一个愿打一个愿捱」。
作为典型的资本、人才、技术的「三高」产业,半导体行业若无巨量资本和人才的投入,注定走不远。近一年多来,包括南京的德科码半导体项目、贵州贵安的华芯通、成都的格芯工厂、石家庄的昂扬公司等多个明星「造芯」项目,纷纷传出夭折停摆,有的还牵扯骗取政府补助资金、国有土地等问题。舆论担忧「造芯大跃进」恐烂尾收场。
月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关注,批评一些无经验、无技术、无人才的「三无」企业投入,部分地方政府盲目支持,强调将按照「谁支持、谁负责」原则,对造成重大损失的项目通报追究责任。相信各地的「造芯」热潮即将降温。
驻京记者 杨浚源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