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发局举行亚洲物流航运及空运会议,香港生产力局表示,疫情加速本港电商物流及货仓自动化发展,惟发展成本对中小企负担仍较大,业界就估计,中小物流商投资智能科技,可在3至4年内取得回报。
生产力局工业4.0及智能制造高级顾问罗立仁表示,疫情爆发后本港货仓的需求增加,用作运送食品、日用品等,相信疫情过后仍留有一定需求,目前已驱使电商及物流公司更紧密合作,包括发展自动化系统等,以便为消费者更有效送货。
但他指出,本港物流业很多货仓都处于旧式工厦,发展自动化系统受到较大掣肘,多数物流商平衡效率后会灵活操作,包括仍然便用扫瞄条码等工作方式。他又称,本港中小企人数规模小,若发展有关科技或需斥资数以百万元,会令其却步,建议中小企可从小部分技术入手,再逐步评估成本效益。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公司高级解决方案总监邬盈盈就估计,中小企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只需时约3至4年便可取得投资回报,包括享用更少电力及劳动力,也可提升管理水平。她指出,该公司在香港实行了自动化货仓项目,当中动用300部机械人,可在狭小空间分配货物及订单时间,以应付如「双11」等订单高峰期。
同场的DHL Consulting中国业务主管Michael Xie表示,由于亚洲的劳动成本较欧美为低,较难采取全自动化货仓管理,目前亦未见到相关中小企的成功商业模式,料在一段昤间亦未必普及。但他留意到近年急速发展的电商领域开始应用,因自动化系统可统一分货标准、减轻员工体力劳动等,藉以提升效率。(tc)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