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港会】「艾莎尼」气流罩港 市民上载夕阳烟霞照打卡

2020-11-06 18:59

本港受到烟霞笼罩。CWOS 群组Akimoto Ayumu图片
本港受到烟霞笼罩。CWOS 群组Akimoto Ayumu图片

天文台指香港大致天晴初时部分地区有烟霞。环保署的空气质素健康指数达到最高水平,环保署下午6时在13个监测站指数达到10+,属于「严重」级别。不少市民放工才发现户外一片朦胧,维港天空一片橙红色,纷纷举机拍摄在夕阳下烟霞。

这些夕阳西下的照片虽然看上去很壮观,但背后形成原因却是空气污染。

环保署解释,受东北季候风和热带气旋「艾莎尼」外围环流的共同影响,本港天气普遍晴朗,和缓北至东北风带来一股背景污染较高的大陆气流,同时不利空气污染物扩散。日间的阳光有利光化烟雾现象,令臭氧及微细悬浮粒子在珠三角区域内迅速形成。在巿区部分地区及路边,较高的臭氧水平亦会加速二氧化氮的形成。

本港受到烟霞笼罩。CWOS 群组Akimoto Ayumu图片
本港受到烟霞笼罩。CWOS 群组Akimoto Ayumu图片
维港天空一片橙红色。CWOS 群组Mag Yiu图片
维港天空一片橙红色。CWOS 群组Mag Yiu图片

根据天文台资料,在冬季和春季,低能见度每于微弱偏北季风潮抵达香港或于影响香港的东北季候风缓和时发生。在夏季和秋初,当有热带气旋于香港的东面数百公里时,香港亦吹偏北或西北风及大气较为稳定,这时香港能见度亦较差。

世界气象组织对烟霞的定义是,在相对湿度低于百分之80的大气情况下,而能见度因大气中的悬浮粒子积聚而降至5公里或以下便是烟霞。环保署2002年的《珠三角空气质素研究》显示悬浮粒子的积聚与空气污染有关。除悬浮粒子外,大自然中的微尘粒亦会因东北季候风的出现而移来香港,形成烟霞。

维港天空被烟霞笼罩。CWOS 群组Kit Lo图片
维港天空被烟霞笼罩。CWOS 群组Kit Lo图片
市民在昂坪拍摄夕阳西下。CWOS 群组Yiu Yiu Wong图片
市民在昂坪拍摄夕阳西下。CWOS 群组Yiu Yiu Wong图片

另一方面,若市民在街道上走路的时候,看到空气略带浅啡色,又有一股辛辣的气味,那嗅到的可能是汽车废气受太阳光化学作用所产生的「烟雾」,英文叫Smog。这「烟雾」的成份之一是臭氧。它对人的眼、鼻、喉和肺都带有刺激作用。

人类冀望臭氧层的臭氧不会持续递减,以免地面上的生物受到过量紫外线的照射。所以在80年代开始,各国制定国际公约来减少氯氟碳化合物的排放量,使臭氧洞可以被「修补」过来。相反,人们不想大气低层的臭氧含量增加,因它带有温室气体的特性,会帮助「全球变暖」现象的发展。甚至人们讨厌在城市里嗅到臭氧,因它是有损人类呼吸系统的污染物,它的产生表示了空气污染程度变得严重。

本港受到烟霞笼罩。CWOS 群组Akimoto Ayumu图片
本港受到烟霞笼罩。CWOS 群组Akimoto Ayumu图片
本港受到烟霞笼罩。CWOS 群组Yiu-hung Chiu图片
本港受到烟霞笼罩。CWOS 群组Yiu-hung Chiu图片
本港受到烟霞笼罩。CWOS 群组Yiu-hung Chiu图片
本港受到烟霞笼罩。CWOS 群组Yiu-hung Chiu图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