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幼童疑弱听求诊 病因竟是2cm「巨型耳屎」

2020-09-28 13:05

男童听力出问题求诊,医生夹出巨型耳垢。(网图)
男童听力出问题求诊,医生夹出巨型耳垢。(网图)

小朋友总是听不清,不一定是听觉有问题,可能是耳垢的关系。近日,台湾有位妈妈怀疑儿子听力出现问题,带他到医院求诊。医生检查后,发现男童的右耳塞满耳垢,尝试3次才分别将1cm和2cm的「巨型耳屎」夹出来。

该位妈妈表示每次跟儿子说话对方都没反应,起初以为儿子反应慢,只好很大声去叫他,情况维持整整两年。妈妈决定带子求诊,医生发现问题出自耳垢,医生向男童的右耳注射液体,使耳垢软化再用工具夹出。由于男童年龄幼小,在过程中感到焦躁,妈妈只好抱着他并固定其头部和身体。医生最后尝试3次,成功把1cm和2cm的「巨型耳屎」夹出。由于男童能清楚听到妈妈呼唤,在治疗完毕后,他转头回应及露出笑容。

据卫生署学生健康服务资讯,外耳道耳垢填塞,是传导性弱听的常见原因。少至中量的耳垢不会减弱听力,但当耳垢完全堵塞耳道时,有可能造成传导性弱听和耳朵的不适。

耳垢特别多 (尤其是油性耳垢)及外耳道皮肤新陈代谢较慢的人,耳垢排除能力比较差,有可能发生耳垢堆积在外耳道,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耳垢塞子」塞住外耳道,造成听力下降,并有耳塞和痕痒的感觉,甚至耳鸣。

游泳或洗头之后,水浸入外耳道,耳垢因吸收水分而膨胀,完全堵塞耳道。患者可能突然觉得听力减弱,并有耳痛的感觉,待乾爽后,才回复正常。

不建议用棉棒、耳挖或其他硬物挖耳

因为会把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内,堵塞耳道,引起耳朵不适及影响听力。自己动手挖耳可能会弄伤外耳道的皮肤,若在清理时不慎跌倒或撞伤,更可能伤及耳膜及中耳。使用不洁的工具挖耳是导致外耳炎的常见原因。若棉棒的棉花球在耳内脱落,更会造成异物入耳,对耳朵有不良影响。不过,如果家长遇到新闻中类似情况,又可以怎么处理呢?

三招处理耳垢阻塞

1. 当发现听力减弱及耳朵不适,应尽快请教医护人员,以确定问题的成因。

2. 纯粹由耳垢堵塞造成的不适和弱听,部分在使用耳垢软化剂(例如橄榄油)后,有明显的好转。

3. 若使用耳垢软化剂后仍未有改善,需要由医护人员协助清除耳垢。

小朋友总是听不清,不一定是听觉有问题,可能是耳垢的关系。(网图)
小朋友总是听不清,不一定是听觉有问题,可能是耳垢的关系。(网图)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