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指有新冠病童粪便持续36日带毒 或成隐形传播链

2020-09-07 12:31

陈家亮教授(中)、黄秀娟教授(左)、陈基湘教授(右)。
陈家亮教授(中)、黄秀娟教授(左)、陈基湘教授(右)。

新冠肺炎持续,为尽快找出隐形患者,本港一直致力提高检测能力,惟现时所用的深喉唾液、鼻腔拭子及咽喉拭子均非每个人都适用。中大医学院日前已证实,新冠肺炎患者即使没有肠胃不适的症状,其肠道及粪便都发现活跃的新冠病毒,令社会产生隐形传播链。中大医学院院长兼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今早召开记者会,宣布会和衞生防护中心合作成立新冠病毒检测中心,致力为婴幼儿检测病毒。他又指,一些国家机构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亦正他们接洽,进一步了解粪便检测的细节和安排。

中大由3月29日开始为高风险地区回港的无病徵儿童进行检测,截至8月31日收回率九成。当中检测了2128个样本,逾97%为小童,有6宗为确诊个案。相关计划的阳性比率为0.28%,甚至比上水屠房的大型检测0.26%高。

中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系主任兼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基湘以一名两岁确诊幼儿为例,其确诊时入院的呼吸道为阳性,但翌日即为阴性,但其粪便于36日内仍验到病毒量,其病毒活跃度如成年病人入院时头7日接近,不能排除患者体内仍有带传染性的病毒。

为了解新冠病毒在患者肠道内的活跃程度及传染性,中大医学院跟进了15位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本地新冠患者,检测及跟进他们的粪便样本。中大医学院亦中大医学院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秀娟教授指,有三位患者更是在呼吸道样本已再侦测不到病毒的6天后,患者的粪便仍会带有病毒,其大便样本中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细胞有大量病毒功能的3’ 端基因组,意味新冠病毒仍有活跃的复制和感染活动。

有见粪便检测可发现到不少的隐形患者,而即使患者的呼吸道样本没有病毒,但粪便内作可验出,故中大医学院将成立检测中心,以专注于大便检测。陈基湘表示,新中心会配合政府政策,为特定的高危群组做检测。除外地回港的幼儿外,未来亦会包括一些爆发群组的婴幼儿、难以拿取呼吸道样本的院舍长者等。现暂每日可提供2000个样本测试,「中午来到,即日有结果。而下午来,翌日也有结果。」他又指,中心除粪便样本,亦会做其他的样本检测,如参与政府将推展的7000多名在囚人士检测等。他强调,中心目前只会作特定的群组检测,「但下一步不排除会做较广泛的针对群组。」

被问到患者粪便于染疫后长时间仍验出病毒,但现时医管局出院准则只有抗体则可出院,是否过于寛松时,陈基湘表示,研究与医管局的出院准则没有予盾,患者出院时并非完全没有传播性,而是因有抗体后,传染性减了很多。他又提醒,由于患者出院后粪便仍有病毒,不能排除有传播性,故患者出院后仍要注意个人卫生,而家长照顾康复出院的婴儿时,也要多加注意。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