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逾2成新冠肺炎患者肝脏受损 病情恶化风险高8倍

2020-08-05 12:14

中大研究指2成新冠肺炎患者肝脏受损。资料图片
中大研究指2成新冠肺炎患者肝脏受损。资料图片

中大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分析了1040名本港新冠肺炎患者的数据,发现有超过2成新冠肺炎患者的肝脏受损,或出现肝炎、胆汁淤积或同时有这两种症状。团队建议监测新冠肺炎患者的肝功能,以及早发现他们的病情有否恶化。有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著名医学期刊《Gut》。

研究范围覆盖今年1月23日至5月1日的患者,年龄介乎22至52岁。结果发现有23%新冠肺炎患者体内的肝酵素「谷丙转氨酶 (ALT)」或「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上升。

团队亦发现肝脏受损情况与染疫者病情会否转差有关连。在所有患者数据中,有53人(5.1%)曾留医深切治疗部、22 (2.1%)曾需要仪器辅助呼吸,以及4人(0.4%)病逝,当中71%人为有肝藏受损问题的患者。分析结果表明,有肝藏受损问题的新冠肺炎患者,他们病情恶化风险推算是其他患者的8倍。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肠胃及肝脏科教授黄丽虹表示,由于疫情爆发初期,不少染疫者是由海外回港的学生,故是次研究的对象有较多年轻人,但根据现时的疫情趋势,不少确诊者为年长人士,相信若研究继续延续下去,确诊患者肝脏受损的数字会超过两成。

至于新冠肺炎患者为何出现肝脏受损情况,团队则提到三个主要原因,包括「反应性肝炎」、「缺血性肝炎」,和「药物影响」。病人有机会因身体出现发炎反应、血压含氧量不稳定,或出现不良药物反应,引致肝功能受损。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