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希望《Fauda》的场景不会在香港发生

2020-04-25 10:03

以色列反恐剧集《混乱》(Fauda),Fauda阿拉伯文是「混乱」的意思,剧情紧凑,充满着以巴冲突、双方永无休止地互相仇杀的无奈。(剧照)
以色列反恐剧集《混乱》(Fauda),Fauda阿拉伯文是「混乱」的意思,剧情紧凑,充满着以巴冲突、双方永无休止地互相仇杀的无奈。(剧照)

最近收到一位读者的讯息,他是一位爸爸。他看到警方不断搜出枪械和土制炸弹的新闻,感到十分忧心,因为他的儿子也是去年激进社运的活跃参与者。他说曾经趁儿子睡着的时候,翻看儿子的背囊,打开时战战兢兢,很怕会见到有土制炸弹。他问我为何有大学教授可以不断鼓吹学生犯法,香港现在是否有病?他很担心儿子会变成恐怖份子。

看完这位读者的电邮,使我想起一套在Netflix播放的一套以色列反恐剧集《混乱》(Fauda)。剧中演员兼剧作家里奥拉兹曾在以色列特种秘密反恐行动部队217部队服役,他将亲身经历改编剧集,内容讲述以巴之间无解的冲突。《Fauda》第一季有一幕,讲到头号恐怖份子黑豹绑架了一名反恐部队成员,而反恐部队的小头目违抗上级命令,绑架了一名巴勒斯坦教长,要与黑豹交换人质。但黑豹已施手术在反恐部队人质的体内埋入炸弹,想杀害大批反恐人员。就在双方交换人质的时候,黑豹引爆炸弹,反恐部队人质被炸得血肉横飞,同样地,反恐部队小头目也在教长身上绑上炸弹,见同僚被炸死,亦引爆教长身上的炸弹,将教长炸得粉身碎骨。

《Fauda》阿拉伯文是「混乱」的意思。剧情紧凑,但当中充满着以巴冲突、双方永无休止地互相仇杀的无奈。

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人的土地上立国,巴勒斯坦人持续以恐袭还击,造成当地无休止的混乱。恐怖主义一旦开花,之后就很难停止。施袭者觉得自己是被害者,非要用恐怖手段不能胁逼到政权接受自己的诉求,但总会激起政权的强硬回应,恐袭者不会达到目的,最后变成持续的仇杀。

香港警方搜获二点六吨的制作炸弹化学品、土制炸弹和用进口零部件组装的自动步枪。社会对这些事情没有太大的感觉,估计有两个原因:第一、黄营会觉得这些都是警察插赃,放炸弹的人根本不存在;第二、由于土制炸弹和枪械等在用以施袭前已被警方搜获,未有造成重大伤害,普通人初看时会觉得新鲜,看多几次已变成「无感」。说难听一点,就是「未见棺材,不会流泪」。

香港的恐怖主义,已经不是黑天鹅,而是灰犀牛,在人们面前跑来跑去,只是大家却毫无警觉,背后当然也有是受到一些人的鼓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他最近发帖说:有人话「如果你不想被我拉,只有一个办法,唔该你唔好犯法。」他认为这种说法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法律观。他认为先进的法律观是以所谓公义为原则,不公义的法律便不需要遵守。他还说:「香港引用一些已被绝大多数人类所摒弃的法律观,与这种人一同生活在香港,我感到惊讶和羞耻。」

我完全不知道戴副教授所谓的「绝大多数人类」是指那些人类。因为据我所知,不但中国大陆或香港,所有的西方主要国家仍然使用他口中所谓的「被摒弃的法律观」,都是要求人民守法,而不是让人民各自按自己以为的公义标准行事,不用遵守法律。

如果按戴副教授所讲的,他所谓的「先进的法律观」,已被绝大多数人类所接受,港大根本不需要再搞法律学院,改成「公义学院」便可以了。因为学习法律已没有用,任何人觉得某些法律不合乎自己秉持的公义,便不用遵守,可以推翻,还教甚么法律呢?

如果香港所有的年轻人信了戴副教授所讲的话,大家都以为自己就是「公义」的代表,不介意用暴力、甚至恐怖主义手段去争取「公义」,相信《Fauda》的场景,最终就会在香港出现。(卢永雄)

全文刊于《头条日报》「巴士的点评」专栏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