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专员批虐儿通报机制不完善 倡强制举报怀疑个案

2019-10-22 12:42

申诉专员公署调查通报怀疑虐儿个案,指无机制规定举报。
申诉专员公署调查通报怀疑虐儿个案,指无机制规定举报。

5岁女童去年初被揭怀疑被双亲虐打致死个案轰动全港,而近年本港的新呈报虐儿个案数字亦有上升趋势,在2008年至2018年期间由882宗增加至1064宗,增幅约20%,严重个案中有儿童被虐打成植物人,甚至死亡。申诉专员赵慧贤支持政府强制举报怀疑虐儿个案,但认为虐儿个案上升牵涉多个原因,而非单单欠缺机制的结果。她认为机制复杂,须要社会有共识才能推行。公署同时指,教育局和社署有关虐儿指引不一致,建议部门之间沟通修订出清楚的指引。

申诉专员赵慧贤认为,虐儿不但会令受虐儿童身体及精神受创,更会对其心理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他们大部分均不懂得主动向别人求助,不少施虐者更是受虐儿童的至亲,因此与儿童有紧密接触的学校老师,社工等专业人士若能留意他们的情况,以尽快作出识别和介入,当有助及早处理问题。

社会有意见认为,防止虐儿通报机制一直未够完善,现时并无设立任何机制或行政措施规定与儿童有直接接触的专业人士,例如老师、社工、医护等,怀疑或知悉虐儿事件后,必须向社署或警务处等举报,而法例亦无强制举报的规定,以致当局往往在悲剧发生后才能介入事件,而非及早作出预防。

赵慧贤又称,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早于2011年已建议所有缔约国建立报告暴力侵害儿童行为的机制,至少各国直接与儿童接触的专业人员应报告暴力事件,疑似暴力事件或暴力风险;根据国际防止虐待及疏忽照顾儿童协会去年对86个全球地区的调查,当中71个国家已立法强制通报怀疑虐儿个案,包括美国、加拿大、瑞士、澳洲和日本等。

就应否设立强制举报机制,赵慧贤倾向支持,认为可以揭发或防止虐儿个案,减低对他们的伤害,但难以一概而论可以减低多少个案。被问到虐儿个案上升是否与本港未有机制有关,她表示数字上升牵涉多个原因,并非单单因为未有机制而造成。她认为社会上有不同意见,现时未有共识,亦有声音称强制举报会造成滥报,破坏专业人士与家庭的关系,故认为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涉及多个持分者,必须有深入和广泛的讨论、研究和谘询,在社会达到一定共识始能推行。

另外,教育局有向中、小学讲述如何处理怀疑虐儿个案,但却无指示幼稚园,公署认为很多虐儿个案涉及幼儿,当局应在《幼稚园行政手册》加入资料,以助幼稚园尽早识别怀疑虐儿个案,再向有关单位通报及向幼儿提供协助。

公署又指出,社署有关把怀疑虐儿个案转介至保护家庭及儿童服务课跟进时,指出校方应告知家长或监护人,但教育局去年修订的指引则认为无须徵得家长同意。公署认为两者虽无抵触,但社署承认学校经常对此有疑问,公署建议双方理顺有关指引达一致意思。公署亦建议教育局统计及分析学生缺课的时间及原因,以了解整体情况,从而规划适切的支援工作。

建立时间11:55
更新时间12:42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