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彭博》也开始发现中国「清零政策」好处

2022-02-11 15:05

美国媒体过去一直攻击中国抗疫的「清零政策」,现在开始有一些杂音。

美国《彭博》驻北京记者占士美格在他的社交帐号上推荐他这篇题为「为什么世界需要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一文时这样写道:「你希望能继续买到东西吗?你想继续从中国买东西,不用担心短缺或价格上涨吗?那么,你就应该希望中国坚持『动态清零』的政策」

美格逐步展开他的推论:

1、 虽然其他西方媒体一直在炒作中国「动态清零」政策的「害处」和「风险」,可如果中国不采取这一政策,任由病毒在14亿人中间传播,即便中国的疫苗接种率达到87%,这仍将给中国以及全世界的生命安全和经济稳定带来巨大的危害——而且这些危害,是远远超过「动态清零」政策本身的那些问题的。

2、北京大学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发现,如果中国采取美国那种「开放」的方式面对疫情,中国可能每天的新增病例数会达到63万人,而即便中国能压低大量感染者的死亡率,中国仍然会出现大量死亡病例,大大超过去两年共计4636人的死亡人数——要知道,美国只有中国人口的1/4,死亡病例却已经有94万人。

同时,中国的疫苗虽然在有效率上略逊于西方mRNA技术的疫苗,而且即便可以打上mRNA疫苗,也不足以让中国改变政策,因为病毒本身是在不断变异的,单靠疫苗是防不住的。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指出了这个情况。再加上中国也没有出现其他国家那种疫情泛滥的情况,所以一旦中国改变防疫政策,代价反而比其他国家更大。

3、中国目前的「动态清零」政策以及大规模检测和病例追踪等手段,对于应对奥密克戎毒株仍然有效。这在北京、天津、杭州等地已经得到了证明。

4、虽然中国的限制性政策令港口和工厂临时关闭过,但中国的工业在疫情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其实并没受什么影响,出口在2020年和2021年还创下新纪录。如果不是中国有效的政策令物资源源不断地输出,美国进口产品的物价可能比现在涨得还要快,物资短缺也会更为严重。

5、澳洲就是一个中国的反面例子。这个国家曾经也采用过类似的「清零」政策,但在1月结束了封锁措施、并废除了强制入境隔离措施后,其感染和死亡人数都出现了大幅增加,逼使人们不得不主动躲了起来,不敢外出。所以,如果新冠毒株不能变异出比奥密克戎还要弱的新毒株,那么中国一旦放开,就算政府不强制,民众也会像2020年初的武汉那样主动隔离自己,不敢外出,特别是医疗系统超载和死亡病例激增后。

但澳洲毕竟不是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所以一旦中国出现上述情况,这反而会导致供应链出现远比目前更严重的问题,比如进一步推高通胀,并给本就已经脆弱的世界经济进一步带来冲击。

因此,这位彭博社记者在文章最后写道,「中国坚持清零政策越久,对世界其他地方才越有好处。」

其实彭博社的文章,也只是从美国的利益出发,不想中国爆疫影响对美出口,令美国通胀更高,但这样简单的道理,美国媒体好像花很长时间才明白,关键只因为他们有偏见。

深喉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编按原题为「《彭博》也开始发现中国「清零政策」的好处 而且也影响到美国」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