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屋发展史 公屋源于一场火灾|悦读历史

2024-01-05 21:11

香港公屋源于一场火灾

最近有消息指,彩虹邨将会是下一轮重建公屋。其特色七彩外墙,吸引很多人前去「打卡」,其实在「打卡胜地」之外,彩虹邨也是居民的家。房屋乃民生之本,回顾香港历史,曾经有一段日子近郊都是一间间依山而建的木屋、铁皮屋。那时的居民生活环境恶劣,未有大型屋邨的踪影。直至1953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火灾,改写了香港社会发展史,带领香港住屋追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最近有消息指,彩虹邨将会是下一轮重建公屋。
最近有消息指,彩虹邨将会是下一轮重建公屋。
其特色七彩外墙,吸引很多人前去「打卡」,
其特色七彩外墙,吸引很多人前去「打卡」,
其实在「打卡胜地」之外,彩虹邨也是居民的家。
其实在「打卡胜地」之外,彩虹邨也是居民的家。
房屋乃民生之本,回顾香港历史,曾经有一段日子近郊都是一间间依山而建的木屋、铁皮屋。
房屋乃民生之本,回顾香港历史,曾经有一段日子近郊都是一间间依山而建的木屋、铁皮屋。
那时的居民生活环境恶劣,未有大型屋邨的踪影。
那时的居民生活环境恶劣,未有大型屋邨的踪影。
直至1953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火灾,改写了香港社会发展史,带领香港住屋追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直至1953年,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火灾,改写了香港社会发展史,带领香港住屋追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石硖尾大火灾民逾5万

上世纪40、50年代,内地爆发国共内战(1945年),不少人移居香港,在山边用木及铁皮建寮屋,其时本港人口急剧上升。1953年12月25日晚上9时,深水埗石硖尾白田村木屋区起火,火势本来并不猛烈,但一阵北风使火头分散为三个大火头,火速蔓延至石硖尾村、窝仔村(今主教山附近),火势因而一发不可收拾。火灾后,消防局总局长形容这场火是「火的风暴」,调查后估计大火起因是倾倒于火水炉的溶胶。
上世纪50年代,不少基层全家大小都在家穿胶花、黏胶鞋,以补贴家计。估计当时就是有村民在家中用溶胶黏贴胶鞋,因意外推倒附有电油的树胶溶液,引致起火。
根据当日报道,受影响的寮屋数目有2,580间,虽然死伤数少,但灾民却有约4.8万人。灾后政府成立了石硖尾六村火灾急赈委员会跟进救济事宜,亦建立了一些临时诊疗所,截至1954年3月,这些临时诊疗所合共治理2万馀灾民。又根据《香港年报1954》,这场大火灾民多达5.8万人,后来政府报告修正灾民数目是5.6万人。

上世纪40、50年代,内地爆发国共内战(1945年),不少人移居香港,在山边用木及铁皮建寮屋,其时本港人口急剧上升。(图片来源:政府档案处)
上世纪40、50年代,内地爆发国共内战(1945年),不少人移居香港,在山边用木及铁皮建寮屋,其时本港人口急剧上升。(图片来源:政府档案处)
1953年12月25日晚上9时,深水埗石硖尾白田村木屋区起火,火势本来并不猛烈,但一阵北风使火头分散为三个大火头,火速蔓延至石硖尾村、窝仔村(今主教山附近),火势因而一发不可收拾。(图片来源:政府档案处)
1953年12月25日晚上9时,深水埗石硖尾白田村木屋区起火,火势本来并不猛烈,但一阵北风使火头分散为三个大火头,火速蔓延至石硖尾村、窝仔村(今主教山附近),火势因而一发不可收拾。(图片来源:政府档案处)
火灾后,消防局总局长形容这场火是「火的风暴」,调查后估计大火起因是倾倒于火水炉的溶胶。
火灾后,消防局总局长形容这场火是「火的风暴」,调查后估计大火起因是倾倒于火水炉的溶胶。
上世纪50年代,不少基层全家大小都在家穿胶花、黏胶鞋,以补贴家计。
上世纪50年代,不少基层全家大小都在家穿胶花、黏胶鞋,以补贴家计。
估计当时就是有村民在家中用溶胶黏贴胶鞋,因意外推倒附有电油的树胶溶液,引致起火。(图片来源:政府档案处)
估计当时就是有村民在家中用溶胶黏贴胶鞋,因意外推倒附有电油的树胶溶液,引致起火。(图片来源:政府档案处)
根据当日报道,受影响的寮屋数目有2,580间,虽然死伤数少,但灾民却有约4.8万人。(图片来源:政府档案处)
根据当日报道,受影响的寮屋数目有2,580间,虽然死伤数少,但灾民却有约4.8万人。(图片来源:政府档案处)
灾后政府成立了石硖尾六村火灾急赈委员会跟进救济事宜,亦建立了一些临时诊疗所,截至1954年3月,这些临时诊疗所合共治理2万馀灾民。又根据《香港年报1954》,这场大火灾民多达5.8万人,后来政府报告修正灾民数目是5.6万人。图为石硖尾大火的灾民在轮候救济米粮。(图片来源:政府档案处)
灾后政府成立了石硖尾六村火灾急赈委员会跟进救济事宜,亦建立了一些临时诊疗所,截至1954年3月,这些临时诊疗所合共治理2万馀灾民。又根据《香港年报1954》,这场大火灾民多达5.8万人,后来政府报告修正灾民数目是5.6万人。图为石硖尾大火的灾民在轮候救济米粮。(图片来源:政府档案处)

安置灾民发展公共房屋

石硖尾大火后包宁平房建成,用以临时安置灾民,徙置事务处亦成立。其后再成立屋宇建设委员会,为当时白领阶级中的低薪者(如教师、记者、公务员等等),提供水准较高而租金较低廉的单位。其后数年内,徙置事务处开始在黄大仙、观塘等地兴建徙置屋邨。
1962年,工务局开始兴建廉租屋邨,供低收入家庭申请,落成后便交给屋宇建设委员会管理。廉租屋邨包括黄大仙上邨、长沙湾邨、牛头角上邨等。1964年政府颁布《寮屋管制、徙置及政府廉租屋宇政策检讨》白皮书:一是严格管制现有木屋区,二是加速徙置大厦和廉租屋的兴建,三是放宽入住徙置大厦的资格。
1968年,政府决定试行改建第一型及第二型徙置大厦,改善设施。1973年,徙置事务处和屋宇建设委员会合并成为新的房屋委员会,开始推行重建计划,改善公共房屋质素。一些残旧的屋邨被清拆,主要是第一型及第二型徙置大厦。
1978年,政府推行第一期居者有其屋计划,出售6个屋苑单位。直至1998年,推出租者置其屋计划。

石硖尾大火后包宁平房建成,用以临时安置灾民,徙置事务处亦成立。
石硖尾大火后包宁平房建成,用以临时安置灾民,徙置事务处亦成立。
其后再成立屋宇建设委员会,为当时白领阶级中的低薪者(如教师、记者、公务员等等),提供水准较高而租金较低廉的单位。
其后再成立屋宇建设委员会,为当时白领阶级中的低薪者(如教师、记者、公务员等等),提供水准较高而租金较低廉的单位。
其后数年内,徙置事务处开始在黄大仙、观塘等地兴建徙置屋邨。图为石硖尾徙置区,是香港首个徙置区。
其后数年内,徙置事务处开始在黄大仙、观塘等地兴建徙置屋邨。图为石硖尾徙置区,是香港首个徙置区。
位于大坑东道的大坑东徙置屋邨。(香港政府档案处图片)
位于大坑东道的大坑东徙置屋邨。(香港政府档案处图片)
白田徙置屋邨第六座。(香港政府档案处图片)
白田徙置屋邨第六座。(香港政府档案处图片)
现时的白田邨正是重建当年大火后石硖尾、李郑屋及大坑东徙置区而成,现今已看不见当年的痕迹。
现时的白田邨正是重建当年大火后石硖尾、李郑屋及大坑东徙置区而成,现今已看不见当年的痕迹。
1962年,工务局开始兴建廉租屋邨,供低收入家庭申请,落成后便交给屋宇建设委员会管理。廉租屋邨包括黄大仙上邨、长沙湾邨、牛头角上邨等。1964年政府颁布《寮屋管制、徙置及政府廉租屋宇政策检讨》白皮书:一是严格管制现有木屋区,二是加速徙置大厦和廉租屋的兴建,三是放宽入住徙置大厦的资格。图为1967年租住牛头角新区的徙置区租住证。
1962年,工务局开始兴建廉租屋邨,供低收入家庭申请,落成后便交给屋宇建设委员会管理。廉租屋邨包括黄大仙上邨、长沙湾邨、牛头角上邨等。1964年政府颁布《寮屋管制、徙置及政府廉租屋宇政策检讨》白皮书:一是严格管制现有木屋区,二是加速徙置大厦和廉租屋的兴建,三是放宽入住徙置大厦的资格。图为1967年租住牛头角新区的徙置区租住证。
1973年,徙置事务处和屋宇建设委员会合并成为新的房屋委员会,开始推行重建计划,改善公共房屋质素。图为石硖尾邨第18座改装第一型徙厦。(维基百科图片)
1973年,徙置事务处和屋宇建设委员会合并成为新的房屋委员会,开始推行重建计划,改善公共房屋质素。图为石硖尾邨第18座改装第一型徙厦。(维基百科图片)
一些残旧的屋邨被清拆,主要是第一型及第二型徙置大厦。 1978年,政府推行第一期居者有其屋计划,出售6个屋苑单位。直至1998年,推出租者置其屋计划。图为大窝口邨的第二型徙厦。(维基百科图片)
一些残旧的屋邨被清拆,主要是第一型及第二型徙置大厦。 1978年,政府推行第一期居者有其屋计划,出售6个屋苑单位。直至1998年,推出租者置其屋计划。图为大窝口邨的第二型徙厦。(维基百科图片)

 

美荷楼是现存最后一栋H型6层徙置大厦,获评为二级历史建筑。现已改建为美荷楼青年旅舍。图中可见美荷楼今昔。
美荷楼是现存最后一栋H型6层徙置大厦,获评为二级历史建筑。现已改建为美荷楼青年旅舍。图中可见美荷楼今昔。

公屋历史反映民生

居住环境改善

1953年石硖尾大火发生后,政府开始兴建公共房屋供贫苦大众租住。当时,这些房屋称为「徙置大厦」。
及至上世纪60年代,这些租住房屋改称为「新区」,给大众的感觉是「新发展的地区」,并非强制被徙置至某区。房屋名称改变代表政府政策取向改变,由安置贫苦大众「有瓦遮头」,至发展新地区给低下阶层。除徙置事务处外,政府亦设置房宇建设委员会,提供较佳质素的房屋给中下阶层人士。
70年代,政府成立房屋委员会,合并原有的徙置事务处及房宇建设委员会,全部公营房屋改称为「公共屋邨」。由这时开始,政府推出10年建屋计划,大力发展公屋。
1978年,政府推出居者置其屋,出售公营房屋。由昔日提供租住公屋至出售公营房屋,让市民拥有物业资产。

1953年石硖尾大火发生后,政府开始兴建公共房屋供贫苦大众租住。当时,这些房屋称为「徙置大厦」。图为1963年兴建中的柴湾邨第三型徙厦,后方则为兴建中的第四型徙厦。(维基百科图片)
1953年石硖尾大火发生后,政府开始兴建公共房屋供贫苦大众租住。当时,这些房屋称为「徙置大厦」。图为1963年兴建中的柴湾邨第三型徙厦,后方则为兴建中的第四型徙厦。(维基百科图片)
及至上世纪60年代,这些租住房屋改称为「新区」,给大众的感觉是「新发展的地区」,并非强制被徙置至某区。图为石篱邨第11座第四型徒厦。(维基百科图片)
及至上世纪60年代,这些租住房屋改称为「新区」,给大众的感觉是「新发展的地区」,并非强制被徙置至某区。图为石篱邨第11座第四型徒厦。(维基百科图片)
房屋名称改变代表政府政策取向改变,由安置贫苦大众「有瓦遮头」,至发展新地区给低下阶层。图为牛头角下邨第13座第五型徙厦。(维基百科图片)
房屋名称改变代表政府政策取向改变,由安置贫苦大众「有瓦遮头」,至发展新地区给低下阶层。图为牛头角下邨第13座第五型徙厦。(维基百科图片)
除徙置事务处外,政府亦设置房宇建设委员会,提供较佳质素的房屋给中下阶层人士。图为梨木树邨第3、5及6座第七型徙厦。(维基百科图片)
除徙置事务处外,政府亦设置房宇建设委员会,提供较佳质素的房屋给中下阶层人士。图为梨木树邨第3、5及6座第七型徙厦。(维基百科图片)
70年代,政府成立房屋委员会,合并原有的徙置事务处及房宇建设委员会,全部公营房屋改称为「公共屋邨」。由这时开始,政府推出10年建屋计划,大力发展公屋。图为2008年7月的梨木树(二)邨第1座。(维基百科图片)
70年代,政府成立房屋委员会,合并原有的徙置事务处及房宇建设委员会,全部公营房屋改称为「公共屋邨」。由这时开始,政府推出10年建屋计划,大力发展公屋。图为2008年7月的梨木树(二)邨第1座。(维基百科图片)
1978年,政府推出居者置其屋,出售公营房屋。由昔日提供租住公屋至出售公营房屋,让市民拥有物业资产。图为梨木树(二)邨第6座。(维基百科图片)
1978年,政府推出居者置其屋,出售公营房屋。由昔日提供租住公屋至出售公营房屋,让市民拥有物业资产。图为梨木树(二)邨第6座。(维基百科图片)

政府第一期居者有其屋计划的6个屋苑:

葵涌悦丽苑
葵涌悦丽苑
观塘顺致苑
观塘顺致苑
柴湾山翠苑
柴湾山翠苑
何文田俊民苑
何文田俊民苑
香港仔渔晖苑
香港仔渔晖苑
沙田穗禾苑
沙田穗禾苑
租者置其屋计划屋邨
租者置其屋计划屋邨

小型社区建立归属感

1954年,徙置屋邨以H型楼宇为主,部分地下单位为小店铺,天台为学校,其他社区设备较少,没有商场、公园,社区中心等娱乐设施也不多。
在70年代房屋委员会成立后,公共屋邨以社区为发展概念,如公共屋邨内有学校、商场、巴士总站、公园和社区中心等。一些屋邨如太和邨更将商场和铁路站融合在一起,又如油塘邨有大型商场等,牛头角邨内甚至有展示阁回顾昔日徙置区面貌,犹如一个历史展览。
综合来说,屋邨由昔日只提供居住场所,变为提供多元设施,让居民有更佳的生活,有助建立归属感。

1954年,徙置屋邨以H型楼宇为主,部分地下单位为小店铺,天台为学校,其他社区设备较少,没有商场、公园,社区中心等娱乐设施也不多。
1954年,徙置屋邨以H型楼宇为主,部分地下单位为小店铺,天台为学校,其他社区设备较少,没有商场、公园,社区中心等娱乐设施也不多。
在70年代房屋委员会成立后,公共屋邨以社区为发展概念,如公共屋邨内有学校、商场、巴士总站、公园和社区中心等。图为太和邨。(维基百科图片)
在70年代房屋委员会成立后,公共屋邨以社区为发展概念,如公共屋邨内有学校、商场、巴士总站、公园和社区中心等。图为太和邨。(维基百科图片)
一些屋邨如太和邨更将商场和铁路站融合在一起,图为油塘邨。(维基百科图片)
一些屋邨如太和邨更将商场和铁路站融合在一起,图为油塘邨。(维基百科图片)
油塘商场大本型中庭
油塘商场大本型中庭
牛头角邨内甚至有展示阁回顾昔日徙置区面貌,犹如一个历史展览。图为牛头角上邨。(维基百科图片)
牛头角邨内甚至有展示阁回顾昔日徙置区面貌,犹如一个历史展览。图为牛头角上邨。(维基百科图片)
屯门友爱邨和安定邨的爱定商场平台设有空中运动营。(基滙资本提供图片)
屯门友爱邨和安定邨的爱定商场平台设有空中运动营。(基滙资本提供图片)
空中运动营设有不同运动设施,包括篮球场、足球场、滑轮运动场、跑步基地及空中庭园等。(基滙资本提供图片)
空中运动营设有不同运动设施,包括篮球场、足球场、滑轮运动场、跑步基地及空中庭园等。(基滙资本提供图片)

今昔生活人情变迁

昔日的徙置大厦,160尺可居住5人,大家在狭窄居住环境中生活;H型徙置大厦甚至没有独立的厨厕,居民在走廊中进行煮食,亦打开大门以便通风。居民邻舍关系十分良好,大家在公馀时间与街坊谈天说地,闲话家常,一起打麻雀等,孩童则在走廊中或楼下空地一起游玩,彼此守望相助。
今天160尺可能只住1人或2人,大家居住环境宽敞了,但邻舍关系却疏远了,因为大家都会把私人与公共空间彻底分隔,各家的大门大多也会关上,减少了与邻居们交往,邻居孩子们更较少一起游玩,一些居民甚至连邻居姓甚么也不知道。

 

昔日的徙置大厦,160尺可居住5人,大家在狭窄居住环境中生活;
昔日的徙置大厦,160尺可居住5人,大家在狭窄居住环境中生活;
H型徙置大厦甚至没有独立的厨厕,居民在走廊中进行煮食,亦打开大门以便通风。
H型徙置大厦甚至没有独立的厨厕,居民在走廊中进行煮食,亦打开大门以便通风。
居民邻舍关系十分良好,大家在公馀时间与街坊谈天说地,闲话家常,一起打麻雀等,孩童则在走廊中或楼下空地一起游玩,彼此守望相助。
居民邻舍关系十分良好,大家在公馀时间与街坊谈天说地,闲话家常,一起打麻雀等,孩童则在走廊中或楼下空地一起游玩,彼此守望相助。
今天160尺可能只住1人或2人,大家居住环境宽敞了,但邻舍关系却疏远了,图为TVB《安乐蜗》中160尺的单位。
今天160尺可能只住1人或2人,大家居住环境宽敞了,但邻舍关系却疏远了,图为TVB《安乐蜗》中160尺的单位。
因为大家都会把私人与公共空间彻底分隔,各家的大门大多也会关上,
因为大家都会把私人与公共空间彻底分隔,各家的大门大多也会关上,
减少了与邻居们交往,邻居孩子们更较少一起游玩,一些居民甚至连邻居姓甚么也不知道。
减少了与邻居们交往,邻居孩子们更较少一起游玩,一些居民甚至连邻居姓甚么也不知道。

同场加映:

香港第一个廉租屋邨──北角邨

香港第一个廉租屋邨北角邨于1957年落成入伙。(图片来源:香港房屋委员会官方网站)
香港第一个廉租屋邨北角邨于1957年落成入伙。(图片来源:香港房屋委员会官方网站)
北角邨鸟瞰图(政府新闻处图片资料室图片)
北角邨鸟瞰图(政府新闻处图片资料室图片)
北角邨近海,又在北角码头巴士总站旁,交通十分方便。(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北角邨近海,又在北角码头巴士总站旁,交通十分方便。(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北角邨的休憩地方。(图片来源:香港房屋委员会官方网站)
北角邨的休憩地方。(图片来源:香港房屋委员会官方网站)
昔日的北角邨旧址已变身成为豪宅海璇。
昔日的北角邨旧址已变身成为豪宅海璇。

公共屋邨楼宇类型总表(只列出部份):

1. 荔景邨:旧长型
1. 荔景邨:旧长型
2. 大十字型:大兴邨
2. 大十字型:大兴邨
3. 顺利邨:双塔式
3. 顺利邨:双塔式
4. 工字型:黄大仙下邨
4. 工字型:黄大仙下邨
5. I型:美林邨美枫楼
5. I型:美林邨美枫楼
6. 新长型:葵芳邨葵仁楼
6. 新长型:葵芳邨葵仁楼
7. 相连长型:横头磡邨
7. 相连长型:横头磡邨
8. 梯级型:蝴蝶邨
8. 梯级型:蝴蝶邨
9. Y1型:利东邨东茂楼
9. Y1型:利东邨东茂楼
10. Y2型:显径邨
10. Y2型:显径邨
11. Y3型:恒安邨
11. Y3型:恒安邨
12. Y4型:峰华邨
12. Y4型:峰华邨
13. 和谐一型:天悦邨
13. 和谐一型:天悦邨
14. 和谐1A型:丽安邨
14. 和谐1A型:丽安邨
15. 和谐二型:长亨邨亨怡楼
15. 和谐二型:长亨邨亨怡楼
16. 和谐三型:红磡邨红晖楼
16. 和谐三型:红磡邨红晖楼
17. 小型单位大厦:幸福邨福明楼
17. 小型单位大厦:幸福邨福明楼
18. 单方向设计大厦:黄大仙上邨昭善楼
18. 单方向设计大厦:黄大仙上邨昭善楼
19. 和谐式


</p>
                                                <div class=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