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神探徐佩宏半生洞察人性
2024-11-04 00:00都市人生活繁忙,常就心理困扰求助,不过香港心理学会会长徐佩宏指,本港至今未设立法定的心理学家注册制度,现时行业良莠不齐,有人发布错误心理学讯息,更有市民被延误诊治。他去年上任后盼加强推广,拨乱反正。徐佩宏社工出身,曾任惩教署临床心理学家,与重犯「谈心」周旋,又协助设立性罪犯治疗中心,也曾任警察临床心理学家,分析罪犯心理,促成保护儿童政策本地化。半生工作洞察人性,他指人人都有长处,耐心等待终能发掘,然而当身处困境,宜静观当下,抱持正念,善待自己。
60馀岁的徐佩宏是临床心理学家,专门从事法证心理学工作,2015年从警队退休后当选香港心理学会会长,至去年再度当选。他称,上世纪80年代起行业争取法定心理学家注册制度,回归后向历届政府反映都无下文,数年前当局推出「认可医疗专业注册先导计划」,满以为出现曙光,却因疫情停顿,原定今年推出的计划报告暂无消息,一切原地踏步。
盼杜绝「人人自称心理学家」
然而,业界留意到近年有资历成疑的自称心理学家出现,并发表涉及心理学的夸张及失实言论,气愤不已。他反思,过去10多年香港心理学会较集中会员内部工作,未来应多做公众教育,夺回话语权,以正视听,盼能杜绝「人人自称是心理学家」的情况,因此去年再度参选会长。
当选后,他推出3年大计,除继续争取法定注册制度,同时要走入社区大力推广,让市民认识心理学。他说,现时任期只剩半年,来年会再参选,盼能延续计划。
就时下乱象,他指业界反映主要是手法欠专业,轻则评估错误断错症,或临床诊治无效,亦有严重个案是触动当事人隐藏的伤痛点,如勾起童年不愉快经历,对方在毫无准备下被公开有关事件,感到无地自容,甚至抑郁崩溃。他补充,有业界人士更要「执手尾」,为当事人跟进辅导,惟创伤已经出现,为免再有市民受害,他认为,当局应从速设立法定注册制度,「现时有点任人为所欲为」。
两度出任心理学会会长,但徐佩宏踏上心理学家之路并不平坦。他忆述,童年时已从修读香港大学心理学的兄长处得知心理学,但知之不详,至成年入读理工学院(理工大学前身)社工文凭,才真正接触心理学,并产生兴趣,启发其到加拿大修读心理学学士课程。他于1986年转职惩教署当惩教主任,并获保送到伦敦大学进修临床心理学硕士课程;1990年回港后,他出任惩教署临床心理学家,辅导在囚人士及为其作心理评估,至1999年转职警务处刑事部。
曾于两个纪律部队工作的他,指出任惩教署临床心理学家的9年期间,曾处理逾千宗个案,穿梭赤柱及石壁监狱等高设防监狱,面见涉谋杀、强奸及奸杀案等极度重犯,为其进行评估及辅导。他忆述,当时适值移民潮,「一人做三人份量的工作,忙得差点忘记每日要到哪个监狱上班。」他补充,上任首年几乎每天撰写囚犯的心理状况评估报告 (report),自嘲是「reporter」(记录员)。
亚洲性罪犯治疗中心开荒牛
其后惩教署筹建亚洲首个性罪犯治疗中心,他当上开荒牛,安排不多于10名涉强奸、非礼、性虐待及偷窥的罪犯,于小榄精神病治疗中心进行小组形式治疗,参与的囚犯可转移到小榄服刑,甚有吸引力。不过他指,性罪犯往往不愿意承认犯罪,临床心理学家会在治疗中疏导及纠正罪犯的错误观念,希望协助他们反省及审视自我。
转职警队的16年,他驻守刑事部保护儿童政策组,主要为儿童或特殊受害人录口供、提供罪犯特徵描绘的心理分析,及训练警员利用心理学接触受害人、罪犯和证人,并协助保护儿童政策本地化等。千禧年代,天水围发生多宗家暴事件引发的伦常命案,令该新市镇被称为悲情城市。他联同其他部门因应家暴案的复杂性及潜在危险性,确立处理及支援机制,警方如处理「家庭暴力事件」,须派遣警长到场。
他又以专家证人身份出庭作证,包括轰动一时的徐步高案,及多名港人罹难的马尼拉人质事件的死因聆讯,并根据证据为两人进行「心理剖析」,发现徐于犯下首宗杀警案后性情大变,加上自觉怀才不遇而走上歪路;而马尼拉人质事件的凶徒门多萨,他相信对方无意杀害人质,亦非天生杀人狂,希望藉胁持人质取得所需,惟当门多萨从直播发现弟弟被捕,加上现场处理不善终酿成悲剧。
他又指,过去曾辅导1名连环强奸案犯人,对方是好好先生,有妻有儿,但因早年家教甚严,过分抑压性好奇,加上成长后受诱惑和刺激触发心理失常,以欺凌强奸妇女发泄。其后,他为该犯人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对方出狱后亦改过自新,相信「愿意改变,就能改变」。
寄语市民心态决定境界
近年经济不景加上社会变迁,市民承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徐佩宏肯定每人都有长处,正如他童年读书时考「包尾」,早年性格亦喜批评他人,但受一位心理学导师感染后变得圆融。心态决定境界,他引用半杯水理论,视乎用乐观还是悲观角度去看,寄语市民「静观当下,抱持正念,善待自己」,减少批评抱怨,可望扭转生命。下月,香港心理学会将与慈山寺合办静观研讨会,盼感染更多人。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