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 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一国两制」巨大优越性不断彰显

2024-07-01 00:00

2024年3月22日,行政长官李家超根据《基本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签署经立法会通过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条例》于3月23日刊宪生效。
2024年3月22日,行政长官李家超根据《基本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签署经立法会通过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条例》于3月23日刊宪生效。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香港回归祖国27年来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制度优越性。我们将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让香港这颗东方明珠更加熠熠生辉。
 

一、「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邓小平先生等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成生动现实。回归27年来,香港虽然历经不少风浪,但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祖国的坚强后盾下,我们一次又一次克服艰难险阻,稳步前行,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如今的香港,彻底终结了维护国家安全不设防的历史,告别了动荡不安,全面落实了「爱国者治港」原则,摆脱了终日政治争拗的漩涡,让特区政府可体现善作善成、带领社会团结做事的新气象,迎来了全力拼经济、谋发展的最好时期。
(1)    「一国两制」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好制度。

2019年的「黑暴」,给香港带来的伤痛不会磨灭、不能忘记。中央政府果断出手,全国人大通过「决定+立法」两步走的方式制订及颁令实施《香港国安法》,成功止暴制乱,香港市民的生活才可回复正常,社会回复安全稳定。今年3月19日更是个历史性的日子,《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本地立法成功完成,《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在立法会全票通过,并于3月23日刊宪生效,为缠绕香港26年8个月零19日的问题写上圆满的句号,为香港特区谱写了光荣的历史。落实《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在「一国两制」实践进程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和《香港国安法》浑然一体,配合互补,标志着香港筑牢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屏障,对香港的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具有坚固和深远影响。

香港回归27年的历史,让广大市民深刻认识到,香港国安法律是保安全之法、保发展之法、保民生之法。对于那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极少数人,这部法律是高悬的利剑;对于广大香港市民和外来投资者,这部法律是保障其权利、自由、财产和投资的「保护神」。正如有香港市民说的,回归后很长一段时间,香港大门敞开,任凭盗贼与朋友一同入内却无法识别,现在香港如同安装了一套精密的「安防系统」,可以识别盗贼、保护朋友。筑牢维护国家安全屏障后,香港向全世界展现了更安全、更自由、更开放、更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全球投资者都可以放心大胆地来港投资兴业,香港发展如虎添翼。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2021年3月11日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明确了完善选举制度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要素。及后,特区《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经立法会通过并于2021年5月31日刊宪生效,标志着特区坚定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决心把香港的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切断出卖国家利益、香港利益的叛徒参与管治的可能性,确保特区的良政善治,长治久安。在新选举制度下,2021年9月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12月第七届立法会选举,以及2022年5月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都顺利完成。经完善的选举制度更充分展示了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参与性及公平竞争性,更能体现香港社会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不但有利提高治理效能,更为香港民主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3年5月2日,特区政府公布了完善地区治理、重塑区议会的建议方案,进一步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并将地区治理工作的层次,提升至由政务司司长和副司长领导的「地区治理领导委员会」和「地区治理专组」顶层架构。《2023年区议会(修订)条例草案》经立法会审议全票通过并于2023年7月10日刊宪生效,为完善地区治理体系、重塑区议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其后,第七届区议会选举顺利进行,各新任区议员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就职,令特区区议会得以重回《基本法》第97条作为非政权性的区域谘询和服务组织的初心定位,全心全意为地区市民服务,与政府携手致力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爱国者治港」原则亦全面落实,进一步为特区筑牢良政善治的基础。
(2)    「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好制度。

回归以来,香港经历过不少挑战,包括亚洲金融危机、环球金融海啸冲击、非典型肺炎和新冠疫情等侵袭,以及非法「占中」、旺角暴动、「黑暴」等等。「一国两制」始终是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保障,让香港成功战胜各种挑战。国家始终是香港最坚强的后盾,而「一国」原则越坚固,「两制」优势越彰显。

自回归以来,香港经济虽有起落,但平均每年增长约2.6%,较先进经济体平均2.0%的增速为快。2023年香港人均本地生产总值达到50,500美元,位于全球前列。


香港是全球唯一结合中国优势与世界优势的城市 — 拥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和金融体系,奉行简单税制及低税率,位处亚洲心脏地区,拥有先进的基础建设,汇聚顶尖人才,提供优良的专业服务等。香港亦是全球唯一一个以中英双语为法定语文的普通法地区,又是全国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国际投资、融资和商贸等范畴的法律与世界主要经济体接轨。同时,香港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与全球主要商贸中心紧密连系,是一个充满活力、自由开放、便利且安全的营商之地。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2024年世界投资报告》,在2023年,香港是外来直接投资流入金额全球第四大的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中国内地和新加坡,流入金额达1,130亿美元。香港的优势备受国际社会认同,2023年共有超过9,000间香港境外母公司在港设置地区总部、地区办事处或当地办事处。自2003年起,香港在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报》中连续超过20年位列全球十名之内。

《基本法》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适用于香港的有关规定,保障香港居民和在香港的其他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在回归后继续适用,这包括言论、新闻和出版的自由;结社、集会、游行和示威的自由;组织和参加工会、罢工的权利和自由;迁徙的自由;信仰自由及宗教信仰的自由。产权、知识产权及数据资料等同样受法律保护。香港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和终审权,不受任何干涉。
(3)    「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类似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好制度。

习近平主席指出,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香港实现了和平回归,改变了历史上但凡收复失地都要大动干戈的所谓定势,这在古今中外都是很少见的。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事实雄辩证明,中央既能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能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一国两制」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体现了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的中国气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中国思路、中国方案,是对人类政治文明作出的一大贡献。

特区政府将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和特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落实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发挥香港优势和特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
二、长期坚持「一国两制」这一好制度,香港必然能实现由治及兴。
(1)    需要把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好、发挥好,使一个个「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香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打拼,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许多引以为傲的「金字招牌」:

香港是全球顶尖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全球 100大银行中有72间在香港营运(至2024年5月底);亚洲领先的债券枢纽,在安排亚洲国际债券发行方面,过去连续十六年(2008年至2023年)位居亚洲第一;上市集资额亚洲第四大、全球第六大(2023年);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2022年);保险密度亚洲最高、世界排名第二(2022年);保险渗透率亚洲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三(2022年)。

香港是亚太区主要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拥有优良的普通法传统。香港的中英双语法例清晰明确,可在网上免费查阅。以香港普通法为基础的商业经贸法律与国际商事规则连接,深受国际商界及投资者信任。香港的司法机构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基本法》在制度上明确保障香港法院的独立审判权和终审权。香港的司法程序公开透明,司法判决皆会公开刊载,供大众查阅。香港法院的判例亦经常被其他司法管辖区所引用,足以体现国际法律界对香港司法和法律制度的尊重和信任。根据世界正义工程《2023年法治指数》,香港的法治在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23,领先一些经常刻意攻击和抹黑香港的国家。此外,香港政府廉洁高效,运作透明,在透明国际「2023年清廉指数」中的廉洁程度排名全球第14位,在世界正义工程《2023年法治指数》中控制贪污的领域全球排名第9位,比不少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法国和日本都要高。

香港是自由港,也是一个单独关税区。香港的清关效率高,而且大部分货物进出口均免关税,加上位处亚洲中心和中国南大门的优越地理位置,配合一应俱全的专业商业服务,是国际贸易中心,全球第十大商品贸易经济体系。知识产权保障根基扎实,知识产权的评分在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24年世界竞争力年报》全球排名第8,比不少先进经济体的排名要高。

香港是国际航空枢纽,香港国际机场多年来超过80次赢得全球最佳机场的美誉。四小时飞行圈基本上可抵达亚洲各主要城市,五小时航程范围覆盖世界上一半人口居住的地方。当三跑道系统全面运作后,香港国际机场于2035年起将能够处理每年1亿2,000万人次旅客和1,000万公吨货物。

香港是国际航运中心,在《2023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中排名全球第四,反映本港的综合航运实力,具备理想的港口条件、优质的航运服务业群以及优良的营商环境。香港有逾1,100间港口及航运相关公司,提供全面优质的海运服务。2020年,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将香港列为四个指定仲裁地之一,反映香港在海事争议解决方面的国际地位。同时,香港船舶注册亦广受国际认可,按总吨位计位列全球第四;货船留港时间比世界平均时间快接近一半等。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体现在它的综合价值,包括汇聚了海事和航运主导者和经营者,提供的高增值服务和其展现的高效率等。

香港具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先进的科技基建。香港拥有五间全球百强大学,其中一间更位列全球二十强,是全球高水平大学聚集程度最高的城市。多年来,香港孕育出不少备受国内外尊崇的顶尖学者和权威专家,并屡获国际重要奖项及殊荣。根据《2024年全球初创生态系统报告》,香港在新兴初创生态系统排名亚洲第一,全球第三。香港在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23年世界数码竞争力排名》中排名亚太区第四、全球第十。

香港拥有中西文化荟萃的独特优势以及广泛的国际脉络,充分发挥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角色。特区政府透过持续举办及资助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为旅客及市民带来多姿多彩的体验,近年亦积极改善和增建不同类型的文化设施,推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与发展,同时亦以跨领域的导向宣扬推广中华文化,提升市民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身份认同。2023年香港的艺术品、珍藏品及古董的贸易总额达约1,055亿港元,是全球三大艺术品市场之一。在2024年公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香港演艺学院于表演艺术类别连续六年荣膺亚洲第一。2023年,香港更有四间博物馆跻身国际艺文刊物公布全球百大最受欢迎博物馆之列,包括M+、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艺术馆和香港文化博物馆。

体育方面,香港运动员近年在国际赛事中屡创佳绩,包括在2021年举行的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取得1金、2银、3铜,是香港有史以来最佳成绩;另亦在东京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取得2银3铜。此外,在2023年举行的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和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中,中国香港代表队亦表现卓越,分别取得8金、16银、29铜共53面奖牌,以及8金、15银、24铜共47面奖牌。

我们深刻明白,传统优势并不会一直维持不变,而「金字招牌」也不是一成不变。展望将来,科技创新和人才专才是驱动经济及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香港凭藉自身的优势以及作为人才汇聚的集结地,正全力发展顺应全球趋势的新领域,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绿色科技、数字经济、微电子研发等,因地制宜发展具香港优势的「新质生产力」。我们正积极完善这些领域的发展生态,招才引才留才,为相关企业提供支援,将有为政府同高效市场发展有机结合,同时用好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机遇,让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错位发展、珠联璧合,共同构建更完备和具全球竞争力的创科产业链,实现香港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亦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    特区政府坚持务实有为,切实排解民生忧难。

特区政府深知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就必须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并在变局中寻求主动,积极担当、务实有为、以民为本、攻坚克难,这样才可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令特区实现由治及兴的新飞跃。

房屋方面,在政府全速造地下,房屋供应已出现显著改善势头。根据《长远房屋策略》的最新推算,香港未来十年的公营房屋供应目标是308,000个单位,政府已觅得足够土地,可充分满足上述的公营房屋供应目标。在全力觅地之馀,我们又全速做好兴建公营房屋的工作。截至2024年3月底,预计未来五年(即2024-25至2028-29年度)的整体公营房屋建屋量(包括「简约公屋」)将增至约176,800个单位,较上一个五年同期(即2023-24至2027-28年度)的约159,400个增加约11%。另外,政府已落实轮候公屋的时间「封顶」的承诺,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已由本届政府上任前的约6年,回落至5.7年,并正逐步向2026-27年度降至4.5年的目标奋进。此外,我们又实施「公屋提前上楼计划」,计划下已有超过2,000个单位提早5至9个月落成,让公屋申请者可提早上楼。同时,现届政府又创新推出「简约公屋」的大规模社会工程,有关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及价值,可有助收窄社会贫富差距,真正做到为民解困。首批约2,100个「简约公屋」单位将在2025年第一季落成,政府的目标是在2027-28年度前完成兴建合共约30,000个「简约公屋」单位,以填补短期公营房屋供应的短缺。此外,针对累积多年的「劏房」问题,现届政府又成立了「解决劏房问题」工作组,透过深入调研寻找实际可行方案以有序解决「劏房」的问题。

教育方面,特区政府一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而现届政府更强化国民教育,致力培育德才兼备、爱国爱港的新一代接班人,使「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同时,特区政府又善用香港良好的教育基建,以享誉国际的高等教育为龙头,建设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未来人才摇篮,更好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并积极扩展职业专才教育,支持应用科学大学发展;另在中小学阶段又大力推动STEAM(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增加师生与内地交流学习,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配合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为香港和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青年及人才政策方面,现届政府积极制订了《青年发展蓝图》,清晰订明未来青年发展的整体理念、目标和举措;又推出「青年参与倡议计划」,成功吸纳更多青年人参与公共事务;并持续优化不同交流和实习计划,让青年人拓阔视野,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除了积极培养人才外,现届政府又推出了不少政策措施以吸纳海内外人才,包括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以及优化现时其他输入人才计划,以吸引更多人才来港发展。

安老政策方面,面对本港高龄人口增长,现届政府贯彻「居家安老为本,院舍照顾为后援」的方针。一方面加强支援居家安老和加强支援照顾者,另一方面亦致力提升安老院舍的质和量,并透过乐龄科技改善长者的生活质素,以及鼓励健康的长者终身学习和投入社区,以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属、老有所为。

至于推进发展北部都会区方面,现届政府正全力推展有关工作,而未来十年香港新增可发展的用地将有约四成是由北部都会区所产出。北部都会区面积达30,000公顷,约为香港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毗邻深圳,连系七个边境管制站。当中约3,000多公顷为新发展土地,除可供应50万个新增房屋单位外,亦可拓阔香港的产业发展版图。北部都会区由西至东分为四大区域,包括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创新科技地带、口岸商贸及产业区,以及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除满足香港自身需要外,北部都会区亦将成为香港与深圳以至其他大湾区城市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从而促进特区与其他湾区城市的高质量合作,加强优势互补,有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3)    需要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香港注入源源不绝发展动能。

香港要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显著优势,不断增强发展动能,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主动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我在2022年上任后,成立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加强领导,由行政长官任组长,三位司长任副组长,把领导能力强化为「一加三」格局,积极推动各领域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政府带领社会各界积极求变,顺应世界潮流,推动改革,释放香港社会所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和发展活力。香港亦要因应最新国际形势致力加强「国际化」并强化香港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用好香港特区在多个国际性组织和会议已确立的成员身份(包括商贸、各专业领域、文化艺术及体育运动),开辟和巩固国际关系,充分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以及提升为国家「引进来,走出去」的牵引作用,继续保持香港不凡的国际地位,与世界无缝接轨,增加在国际间的话语权和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

国家「十四五」规划确立香港「八大中心」定位,包括四个传统中心和四个新兴中心,一方面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的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善用香港优势大力发展创科及培育新兴产业,包括巩固并强化香港的科研实力,加速科研成果商品化,推动香港「新型工业化」,汇聚海内外创新资源,拓展全球创科合作,稳步实现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的愿景。同时又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涵盖法律人才培训、推广仲裁及调解和加强与内地建立对接等领域;并透过知识产权贸易拓展业务领域及开拓新市场,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和大湾区文艺创意产业的合作发展,令香港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有关发展定位不但能支撑香港的长期繁荣发展,更是透过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
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战略,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大湾区建设的目标是通过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发挥三地互补的优势,推动经济协同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2023年4月,习近平主席到广东考察时更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要使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习近平主席赋予大湾区「一点两地」的新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为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以及香港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注入了更澎湃的发展动能,更明确提出了对大湾区包括香港在内的重要期许,须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作出更大贡献,发挥更大的支撑、引领和示范作用。

大湾区是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总人口达8,700万,2023年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超过很多发达经济体,将来更有望跃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是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最佳切入点。特区政府通过不断深化与其他湾区城市的紧密合作,充分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积极推动大湾区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以及在不同领域推动更多政策创新和突破,为香港企业和优势产业在大湾区的持续发展创造新机遇、新场景,同时协助大湾区内地企业透过香港的国际化平台「引进来、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大湾区建设已进入快车道、纵深推进的新阶段,香港必须继续全面深入参与湾区的全方位发展:包括加快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深港河套等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的建设;加大力度推动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及讯息流等重要生产要素的高效便捷流动;推进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积极推动优势互补的错位发展,并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这样才可贡献国家和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首选功能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的重要发展策略,旨在促进共建国家在「五通」上(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及民心相通)的合作,习近平主席更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香港「八大中心」的优势,让香港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首选功能平台,同时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作用。对于有意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发展的内地和国际企业,香港在国际项目投融资、离岸人民币业务、国际贸易、专业服务支援、区域法律及争议解决、创新科技和航运物流业务等,都能提供全面和多元化的支援。香港无论在世界自由经济建设、国际廉洁合作建设、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都有其优势,会积极履行推动「八项行动」的角色,既能贡献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策略,亦可巩固和发展自身的优势。

结语

香港回归祖国27年,「一国两制」也经历了27年的全方位实践和考验。事实证明,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幻不定,无论美西方国家如何霸凌遏制我国和平发展,无论面对多少风雨险阻,香港在国家的强大后盾支持下,在全体市民共同努力下,更加茁壮成长。

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更加显著,新兴产业为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香港的国际化特色更有效保持,香港由治及兴的前景更加光明,在社会、经济、民生等各方面都有广阔及多元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这都足以证明「一国两制」在实践中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而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更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主席曾表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定当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确保「一国两制」得到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使「一国两制」不断完善,行稳致远。习近平主席也曾说过,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创新,而改革之路从无坦途。香港特区坚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创新求变,不怕艰辛险阻,无惧风雨兼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将「一国两制」事业发扬光大,为祖国、为香港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作出贡献。    
2024年7月
行政长官
李家超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