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国民教育 外评报告:有改善空间

2024-06-25 00:00

教育局近日上载第二批学校外评报告总结部分,其中9间学校已将全文上载学校网站。
教育局近日上载第二批学校外评报告总结部分,其中9间学校已将全文上载学校网站。

教育局近日上载第二批共10间学校的外评报告总结,其中9间已将报告上载网站。与首批报告一样,有数间学校被指国民教育范畴有改善空间,例如唱国歌声线细弱、课程内容未能充分涵盖相关元素等,亦有学校被提醒要持续加强教师对国安教育的认知。另外,有学校在网站上载向教育局提交的回应,包括对增强教师对国安教育理解的建议,指「本校教师对国民教育及国家安全教育均有相当的认识和了解」。
教育局上周将第二批共10间学校的外评报告总结上载网站,并指该10间学校会将外评报告全文上载至学校网站。本报翻查学校网站,至截稿前只有9间将报告上载网站,宝觉中学网站表示,要待法团校董会通过后,方会将报告上载网站。
须加强对国安教育认知

首批的外评报告,有学校被指唱国歌声线细弱,引起社会关注,而第二批外评总结上载至教育局网站的学校,同样有学校被指唱学生国歌声线细弱,例如港澳信义会小学的外评报告指出,「学生唱国歌时的声线柔弱,宜加以提点。」同时亦有学校被形容为「营造丰富的国民教育校园氛围」,例如圣公会圣彼得小学,报告形容学生参与升国旗仪式时「恪守礼仪、举止庄重、高声齐唱国歌」,但提醒学校要持续加强教师对国安教育的认知。

其他国民教育范畴方面,神托会培敦中学的外评报告则指出,生活与社会科课堂未能充分涵盖《宪法》和《基本法》教育相关的学习元素;学校只在个别日子安排国民教育活动,建议学校参考「国民教育——活动规划年历」完善规划。与首批上载的报告总结一样,今次上载的报告总结部分,同样鲜少提到学校实践国民教育时的不足。

多份报告亦关注STEAM教育发展,例如仁济医院林百欣中学的报告指出,学校有系统发掘学生的STEAM潜能,但部分年级以设计和制作活动为主,未能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科目知识;中华基督教会基慈小学则被指STEAM和科学探究活动集中在四、五年级,其他级别学生较少机会应用跨学科知识和技能。
两校网站上载校方回应

学校接获外评报告后须就报告向教育局提交回应。本报发现其中两间学校将回应上载学校网站,其中圣彼得小学的回覆,内容包括回应对增强教师对国安教育理解的建议,认为「本校教师对国民教育及国家安全教育均有相当的认识和了解」,又详细列举学校发展项目,例如在中英文课堂加入经典文学作品等。东华三院群芳启智学校亦上载回应,形容国安教育现时仍处于起步阶段,认为报告指出部分教师对国安教育未有整全掌握「是可以理解的」,又感谢外评队对姊妹学校联系等工作的认同。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