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岗「一次放行」通关达共识

2024-01-18 00:00

皇岗口岸现正进行重建,料2026年竣工,届时将实施新通关模式。
皇岗口岸现正进行重建,料2026年竣工,届时将实施新通关模式。

新皇岗口岸预计在2026年竣工。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昨称,港深两地政府已就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达成初步共识,现正商讨运作细节。日后两地的自助通道或柜枱,将在口岸边界线上各自的司法管辖区内「并排建立」,旅客只需排一次队、查一次证件、核实一次身份便可进出两地;惟为确保效率,暂不会实行「无感通关」。

邓炳强昨在立法会回应议员质询时透露,港深两地政府现正全力推展皇岗口岸重建,包括积极研究更便利的通关模式,日后旅客检查和核实一次证件和身份后,便可经过出入境双方的查验区域,并完成两地出入境手续。
须预先登记授权资料蒐集

另外,香港居民若想采用合作查验自助通道,可预先登记,授权港深出入境部门蒐集或使用相关个人资料,包括其证件号码、面容及指纹讯息等。邓指,未来巿民过关时,相关出入境部门只会将已读取的证件资料,在各自的资料库比对,不存在资料共享疑虑;若不想使用相关服务,巿民仍可经传统人工通道过关。

商界议员严刚则关注,日后新皇岗口岸、机场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关口,会否推行「无感通关」,即不设闸机检查、直接以过关者的容貌对比资料库核实身份。

邓炳强解释,因「无感通关」需即时对比资料库内大量资料,为确保通关效率,现阶段不适合在一般口岸使用。他指,新皇岗口岸预期是高流量口岸,机场也有大量旅客进出,现行闸门设计更有助进行出入境管制。但他认同,「无感通关」可在服务量少于10万人次的口岸使用,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创科人员,便可通过人面识别技术进行「预先获核实资格」登记,以便利其出入,目前正与内地相关部门进行共同研究。
刘国勋:过程需时少于半分钟

新界北议员刘国勋向《星岛》表示,「合作查验、一次放行」下,市民过关时可不用排两次队,过关时间较以往加快约一倍。他指,根据其亲身体验,过关过程需时少于半分钟,更可节省口岸运作人手。他认为,可考虑将同一通关模式扩展至沙头角口岸、莲塘口岸和文锦渡口岸,以加快旅客进出。另外,他指「无感通关」理论上能够处理高流量旅客,但认同应在较小规模的河套区口岸「先行先试」,待理顺后再考虑扩展至其他口岸。

选委界议员吴杰庄亦关注,人面识别或难分辨双胞胎及多胞胎面容。邓炳强解释,人面识别准确性的最低基准达99.71%,加上「无感通关」需预先登记,如果在系统中发现有两人的样貌特别相似,且未能分辨,闸门便不会打开,交由职员再对指纹核实。假设双胞胎中只有一人登记,系统或未能发现,但此为极端情况,他说:「即使用人工通关亦有类似问题。」

保安局回应指,港深两地政府正全力推展皇岗口岸重建,相关运作细节正在详细讨论中,适时会再公布详情。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