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徒骑劫WhatsApp猖獗 社福教育界中招

2023-10-06 00:00

5间社福机构及学校的WhatsApp帐户遭骑劫,近900名受助人、学生、家长或职员的个人资料外泄。
5间社福机构及学校的WhatsApp帐户遭骑劫,近900名受助人、学生、家长或职员的个人资料外泄。

WhatsApp是港人最常使用的其中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利用其盗取他人资料并进行诈骗的事件日益增多。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表示,过去1个月接获5间社福机构及学校的资料外泄事故通报,表示其用作与受助人、学生或学生家长通讯用的WhatsApp帐户遭骑劫。骗徒继而盗用已骑劫帐户假冒受害机构,向通讯录的联络人发送讯息以骗取金钱。事件涉及近900名受助人、学生、家长或职员的姓名及手提电话号码等个人资料。
私隐署上月接5宗通报

私隐专员锺丽玲接受电台访问时表示,有个案怀疑涉及住址和银行资料外泄,公署现阶段仍在调查细节。她相信5宗通报均属随机骑劫,并非特别针对机构或学校。她又提到,公署去年全年至今年8月都没有收到同类通报,上月却录得5宗,反映WhatsApp帐户遭骑劫事件明显增加。

曾任中学校长的立法会议员邓飞接受《星岛》访问时表示,有校长及校监在校长WhatsApp群组中表示,曾收到疑似诈骗短讯,并提醒群内其他校长小心提防,反映事件或涉及多间学校。他又指,受影响对象「无规则」可寻,认为事件并非针对某几间学校及机构。

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向《星岛》表示,不少人透过Google搜寻网页版WhatsApp,但搜寻结果却有可能出现黑客假冒的WhatsApp网站。他表示,受影响人士透过手机WhatsApp扫描钓鱼网站的二维码后,依然能成功登入并转跳至个人WhatsApp页面,但黑客或已透过技术同步登入受影响帐户,并潜伏在有关帐户中,冒充身份以欺诈他人。

私隐专员公署提醒市民,启用WhatsApp双重认证功能;定期在WhatsApp设定中检查已连结装置,并登出不再使用或不明的装置连结;切勿向他人透露任何密码或验证码;在网上搜寻WhatsApp网页版时,小心留意网页连结,不要误按虚假WhatsApp网页;切勿从非官方渠道下载及使用WhatsApp应用程式;一旦收到他人在WhatsApp要求借钱、汇款或提供个人资料的讯息,应先确认发送者身份;以及在收到不明来历或可疑的短讯时提高警觉,切勿随意打开连结或披露个人资料。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