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共同治理计划11月中推出

2023-09-26 00:00

左起:基层医疗健康专员彭飞舟、医务衞生局副秘书长李力纲、香港家庭医学学院公共教育委员会委员刘知行、策略采购统筹处总监张伟麟。
左起:基层医疗健康专员彭飞舟、医务衞生局副秘书长李力纲、香港家庭医学学院公共教育委员会委员刘知行、策略采购统筹处总监张伟麟。

根据衞生署2020至22年度人口健康调查作推算,45岁至84岁人口中,约17%为糖尿病或高血压隐藏患者。为鼓励巿民及早预防及管理,政府11月中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年满45岁,未有已知糖尿病或高血压病历的香港居民都可参加,可到地区康健中心报名,配对到私家诊所做检查、筛查。化验费全数由政府承担,并资助196元诊症费,市民需支付120元诊金。
参加者须付120元筛查费

如验到糖尿或高血压等,政府会补贴每年6次,找私家医生治疗,医生自由定价。政府每次补贴166元,馀额由病人自己支付,政府就建议医生收150元。药物方面,当局已拟定基本药物名单,涵盖40多项控制血糖和血压的药物,获处方名单药物毋须付费。该名单现时涵盖40多项基本药物,包括控制血糖和血压的药物,以及治疗偶发性疾病包括伤风咳等药物。为提高透明度,政府将在计划专题网站公布筛查阶段和治疗阶段的共付额详情,供参加者选择家庭医生时参考。另外,65岁或以上人士可用长者医疗券支付计划各项共付额。
 

计划亦设达标奖励,参加者如达健康指标,将于下计划年度首次诊症获扣减最高150元共付额;家庭医生方面,若跟进参加者中有7成在控制血糖及血压方面达标,可获相当于达标人数所涉及的政府诊症资助额、政府建议的诊症共付额及实际资助诊症次数总额1成半奖金。

医务衞生局副秘书长李力纲表示,自上月底发出邀请,已有逾200名医生参加,冀为期年的计划有20万名市民参与。基层医疗健康专员彭飞舟表示,相信计划在推出前会有数百名医生参与,足以应付需求。

李力纲指,当局已预留资源,不会为参加人数「封顶」,惟不透露整体开支。对于参加者诊症须支付的共付额由家庭医生自行厘定,李称若收费高于政府建议的150元,市民将有所考虑,反之若低于建议收费,或更受欢迎,当局会要求收费透明,让市民选择。

医衞局回覆本报查询指,有关计划亦允许参加者可在同一次资助诊症中,同时治理慢性疾病及偶发疾病,包括伤风、感冒及咳嗽等,若所用药物已包括在计划的「特定药物名单」内,医生不可额外收取共付费,换言之病人毋须再另外付费。惟若病人诊症超出6次上限,或其偶发疾病所用药物及化验不在计划名单内,则病人需全数支付医生指定的额外费用。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