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三杰」夺物理诺奖

2022-10-05 00:00

物理学奖得主使用量子纠缠态进行开创性实验,为量子科技的新时代建立基础。
物理学奖得主使用量子纠缠态进行开创性实验,为量子科技的新时代建立基础。

(星岛日报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昨日宣布,把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阿斯佩、美国的克劳泽和奥地利人蔡林格,以表彰他们开创量子通讯科学,以及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方面做出的贡献。为量子电脑、量子保密通讯铺平道路。他们研究的量子纠缠曾被爱因斯坦形容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当天发表的新闻公布中说,三位得奖者在量子纠缠实验方面都有重要贡献。量子纠缠是指,在量子力学中处于纠缠态的两个或多个粒子,即便分开很远距离,有些状态也会表现得像是一个整体。他们的实验结果「为基于量子讯息的新技术扫清了道路」,目前在量子电脑、量子网络和量子保密通信方面已有大量相关研究。
「中国量子衞星图彰显国际合作」

公布说,在量子力学的发展历程上,有一个著名的贝尔不等式,如果它始终成立,那么量子力学可能被其他理论替代。为此,许多量子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违反贝尔不等式的验证,克劳泽(John Clauser,七十九岁)提出了一个利用处于纠缠态的光子的实验,其结果可以违反贝尔不等式,阿斯佩(Alain Aspect,七十五岁)进一步填补了克劳泽实验中的重要漏洞。蔡林格(Anton Zeilinger,七十七岁)进行了更多实验,并且其团队还利用量子纠缠展示了量子隐形传态,即有关量子态的传输。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汉森在现场解读获奖成果时,展示了一张含有中国量子衞星的图片,其上显示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洲际量子通讯实验。他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在量子衞星和量子通信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中国量子通讯衞星图彰显了物理学的国际合作,也体现了中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贡献」。
爱因斯坦称鬼魅般超距作用

量子纠缠是一种奇怪的量子力学现象,处于纠缠态的两个量子不论相距多远都存在一种关联,其中一个量子状态发生改变,另一个的状态会瞬时发生相应改变,即两个处于纠缠态的粒子无论相距多远,都能「感知」和影响对方的状态,这就是量子纠缠。很长一段时间里,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部分物理学家对量子纠缠持怀疑态度,爱因斯坦称其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如今,量子纠缠已经被实验证实确实存在,量子纠缠的实证已被认为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对科学界和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量子电脑和量子通讯的理论基础。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声明说:「目前已存在一个包括量子电脑、量子网路、安全量子加密通讯的庞大研究领域。」

声明称,三位获奖者在量子纠缠实验方面的贡献,「为当前量子技术领域正发生的革命奠定了基础」。 

阿斯佩一九四七年出生于法国,目前为巴黎—萨克雷大学和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教授;克劳泽一九四二年出生于美国,目前就职于自己在加州创始的一家公司;蔡林格出生于奥地利,目前为维也纳大学教授。三名科学家将平分一千万瑞典克朗奖金。今年诺贝尔奖于本周一至下周一陆续公布,今日公布化学奖得主。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