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宁会总监:港善终服务支援不足

2022-09-08 00:00

善宁会营运总监陈木光表示,本案正反映医管局纾缓服务的不足之处。
善宁会营运总监陈木光表示,本案正反映医管局纾缓服务的不足之处。

(星岛日报报道)善宁会营运总监暨赛马会善宁之家院长陈木光接受本报访问时指,香港对于善终或纾缓服务的人力物力较少,社区支援亦明显不足。本案正正反映医管局纾缓服务的不足之处,亦相信如本案早有医疗团队及社工介入跟进,便可避免悲剧发生。惟华人传统思想令各人有口难言,不会主动伸手求助,令有服务提供但没有人使用的情况出现。
倘有社工跟进可免悲剧

人口老化令善终及纾缓服务的需求更大,陈称:「唔开心又好,难面对又好,其实只要肯讲出嚟,点都会比收埋心里更好,唔好收埋唔讲」,除了药物可纾缓晚期病人的病痛,医护人员会鼓励临终者及照顾者诉苦及求助,惟本案的夫妻孤身面对晚期疾病,一旦当初有纾缓服务支持,相信二人能更加克服到病痛带来的苦楚。
医管局吁情绪困扰须求助

医管局回覆本报查询时表示,对是次判决亦感到非常难过,希望逝者家人释怀,尽快走出悲伤。虽然理解病人和家属均希望探访见面,对病人的治疗和情绪而言亦有很大帮助,但过去两年多的疫情令医院的探病安排受到严重影响,期间所有医院仍继续为临终、病危或有特别需要的病人安排恩恤探访,过去数月已分阶段恢复「特别探访安排」,尽力为每名病人每星期安排约一至两次会面,或安排视像探访,希望市民理解有关局限。

医管局呼吁病人若受到情绪困扰,必须告知医护人员以寻求协助,精神科医护团队和临牀心理学家亦会为病人和家属提供适切的支援。

社会福利署回覆称,社署提供预防宣传活动、当值社工服务、外展服务、转介服务等,及早识别有服务需要的人士及家庭,并提供及时又适切的援助,包括个案辅导及临牀心理服务。

社署资助的非政府机构提供互助小组、家居照顾服务、日间及住宿暂顾服务等。社署资助的康复服务单位亦设有专业社工负责个案管理,如照顾者需要情绪辅导,亦可联络全港六十七间综合服务中心,中心社工均可为有关人士提供情绪支援以纾缓压力,包括辅导服务、减压小组、支援小组,服务转介,以及短期紧急经济或物资援助。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