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笔论政|做好应变准备 应对极端天气
2022-05-11 00:00天文台已发出预警,华南地区天气变得不稳定,香港在本周中后期会有大雨及狂风雷暴,而且影响时间较长,提醒市民要作好准备及应对。恶劣天气来势汹汹,适值特区政府换届在即,本届及下届政府即将安排交接事宜,加上政务司司长一职暂时悬空,笔者促请当局不要放轻了对天灾应变的评估、准备及应对工作,切实保障市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三道板斧工程进度未符期望
近年,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的出现愈见频繁,香港自然无法置身事外。一八年超强台风「山竹」袭港,相信大家记忆犹新。在十号风球吹袭下,多区塌树造成交通瘫痪,多区出现水浸,甚至有居民被洪水围困,其引致的风暴潮,更对部分沿岸地区,包括港岛东部、将军澳、鲤鱼门及西贡等造成严重水浸。
痛定思痛,政府期后决定一旦遇上大规模天灾,便会启动由政务司司长主持的跨部门应对督导委员会,以高层次组织统筹及监督应急工作及资源调动。
除了加强紧急应变,当年亦展开一项名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下的沿岸灾害研究及改善措施的制订」的可行性研究。土木工程拓展署在上月公布研究结果,指出本港有二十六个住宅地区风险较高,包括以往风季较常常受灾的杏花邨、海怡半岛、大澳、鲤鱼门等,此外还有坚尼地城、西营盘及上环;元朗中部低洼地区及西北部沿岸的低洼地区等;并提出三道板斧应对,包括加建或提高挡浪墙、海岸位置后面加设挡水设施,或在住户建筑物前加设可拆式挡水板等。
对于相关建议,笔者并无异议,但项目进度,明显未符期望。相关工程并非即时筹备开展,而是要在未来五年,按序推展。近年,全球极端天气引发的天灾,无论是出现的频率以至强度,明显增加。过往是百年一遇的大雨,难保不会变成十年一遇,甚至五年一遇,所以,笔者期望当局三思,积极考虑在今个雨季后,加速推展上述防洪工程,切实保障沿岸市民的生命安全。
为了解决水浸问题,渠务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加强排水系统负荷,消除了全港大部分的水浸黑点,过往弥敦道在暴雨下水浸及膝的狼狈情况,也不复见。然而,港九新界仍有多个地方的威胁未除,例如薄扶林村,改善工程预计要后年才完成,至于元朗新田石湖围、大埔林村谷盆地及尖沙嘴漆咸道南的改善工程,更仍在规划及设计阶段。因应这种情况,笔者促请当局要加紧监察,当预测有暴雨来临时,适时调派人手,巡查高危位置,若发现渠道堵塞,便要立刻清理。
极端天气影响无远弗届,市民要及早作出防范,并以行动,减缓气候变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政府部门更加不容松懈,除了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减碳,也要提高防灾意识,做好应变及准备工作,改善应急管理部门的统筹协作,以减少天灾带来的严重损失。
李慧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