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复审对华关税助遏通胀

2022-05-05 00:00

分析认为美国关税战加剧美国通胀问题。
分析认为美国关税战加剧美国通胀问题。

(星岛日报报道)四年前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对三千六百亿美元(约二万八千亿港元)中国商品加徵的关税,将于七月六日届满,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二宣布启动复审程序,徵询商界意见,决定是否延续。美国正面对四十多年来最严重通胀,美媒报道,拜登政府内部就放宽对华关税来遏制通胀存在分歧,财长耶伦赞成放宽关税,但贸易代表戴琪则不愿放弃关税筹码。专家指拜登政府在相关问题上还要考虑美国中期选举等政治因素,免被批评对华「软弱」。
二○一八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以中国窃取美国知识产权和强逼美企技术转移为由,动用「三○一条款」于同年七月六日及八月二十三日,分两批对中国商品加徵百分之二十五的关税。按照美国法律规定,追加关税应在开徵四年后重新评估。
关税措施七月届满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二(三日)表示将启动法定复审程序,已告知六百家受益于对华关税的美国行业代表相关关税可能取消。行业代表可分别在七月五日和八月二十二日之前向办公室申请维持关税。除非有足够多美企要求延长,这项关税措施将于七月六日届满。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接受香港中通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对中国加徵关税,意图减少乃至消除美国对华贸易赤字,但实际上近年来中国对美出口不减反增,说明关税绝大部分加在美消费者头上。 

美国三月通胀再创新高,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百分之八点五,四十年来首次「破八」。近期的俄乌战争令美国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剧。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辛格日前公开说,前政府对华加徵的部分关税「缺乏战略目的」,建议首先降低单车、服装等「非战略产品」的关税,来抑制物价。财长耶伦也坦言,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徵的关税是「值得考虑的」。
耶伦赞成  戴琪不愿放弃

不过《华尔街日报》昨天报道,总统拜登在这个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华府内部也存在分歧。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赞成放宽部分中国产品的关税,以降低消费者成本。但贸易代表戴琪和其他官员,不愿意放弃对华关税筹码。戴琪周一表示,美国考虑动用所有工具应对通胀上升,包括降低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但称这并非首要选项。
通胀有望降1.3个百分点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赫夫鲍尔接受新华社访问时表示,如果取消对中国产品加徵的关税,可以降低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约一点三个百分点,但他坦言,一旦撤回这些关税,拜登政府将面临美国部分议员称其对中国「软弱」的批评。「这会阻止他们做正确的事、做对美国经济有利的事。」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此前表示,美方单边加徵关税措施不利于中国,不利于美国,不利于世界。在当前通胀持续走高、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挑战的形势下,希望美方从中美两国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快取消全部对华加徵关税。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