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论政经|提升信心振兴经济

2022-04-05 00:00

政府向市民发放新一轮的电子消费券,首期五千元将于后天发放,对纾缓市民和商户的经济压力,可望有短期作用,而效益有多大,则须视乎限制社交距离措施的松紧程度。然而,消费券终非振兴经济的灵丹妙药,市场环境能否持续改善,仍然系于「信心」两个字。

第五波疫情对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最新公布的失业率回升至百分之四点五,较之前高出零点六个百分点,二月份零售额按年大跌百分之十四点六,为超过一年以来最差。考虑到这些数字并未反映三月疫情高峰的情况,因此实情可能还要更差。消费券对于纾解民困,固然绝对有帮助,而随着疫情稍为纾缓,且呈回落趋势,此时发放消费券,对于商户来说也是久旱逢甘霖。
尽早确认放宽限制措施

纾民困、振消费,关键在一个「快」字,有了去年派发消费券的经验和基础,这次发券和领券的行政手续都较为简单,在相对较快的时间即可供市民使用,大大提升了效率。根据经验,消费券短期成效是明显的。去年八月及十派发两期的消费券,该两个月的本地零售销货额分别按年上升了百分之十一点九和十二点一,高于全年的百分之八点一。

今次分批发放一万元消费券,比去年多出一倍,能否取得更好的效果?还得看两个因素。首先是社交距离限制措施的宽紧程度,去年两次发放的时间,本地疫情受控,基本处于清零状态,限制措施比较宽松。现时严格的限制措施要到本月二十一日才有望分阶段放宽,对于市民和商户来说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某程度上影响了消费意欲。政府若能尽早确认措施会如期,甚至提早放宽,可以让市民有更好的预期,商户亦能有更好的准备,处于停业状态的可以及早复业,部署市场推广策略,刺激市道的效果将会更大。
通关复常注入信心

另外,是整体社会的消费信心。如果市民对经济前景、工作的稳定性感到悲观,他们用了消费券之后,会进行额外消费,还是把钱储起?民建联今年一月中进行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指数仅得八十分,创二○○四年以来新低,恐怕若现在再进行调查,数字将会再录得新低。

信心来自对未来的预期,政府宜制定一个更清晰、切合香港情况的复常路綫图,向社会清晰展示包括与内地及海外通关的计画,让社会有更好的预期,注入信心,振兴经济。

李民斌
全国政协委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