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六大知识转移收益52亿 中大赚最多冠绝各校

2022-02-15 00:00

中大在二○/二一学年的知识转移收入达十六亿八千万元,成为表现最好的院校。
中大在二○/二一学年的知识转移收入达十六亿八千万元,成为表现最好的院校。

(星岛日报报道)知识转移是评估大学表现的指标之一,但八所资助大学最新一份公布的知识转移年报,香港大学及浸会大学未再公布相关收益,港大证实,按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最新要求,已毋须在年报详列大学在各表现指标;有立法会议员批评做法不合适。本报统计其馀六所大学的知识转移收益,发现在二○/二一学年合共录得五十二亿元,中文大学的总收益更达十六亿八千万元,成为各校之冠。
教资会每年均会公布八大「知识转移」经常性拨款年度报告,详列八大在过去一个学年的研究项目,以及用以量度知识转移收入的六项表现指标,如「知识产权」、「共同研究项目」、「合约研究项目」等收益,本报翻查二○/二一学年年报发现,港大不但未载列六项指标收益,亦未交代知识转移的总收益。

港大回应指,因应教资会最新要求,毋须于该学年知识转移年报中,列载大学在各项表现指标中的表现,有关数据,会于大学提交的其他报告中列载。
港大称教资会无要求

浸会大学的年报虽有交代在「知识产权」及「仪器及设施服务协议/讲座及工作坊」两项指标,分别录得一百三十七万元及二百四十万元收益,其馀项目均未公布。

浸大未回应原因,仅称在顾问服务方面的收入虽有理想增长,惟共同研究项目、合约研究项目、仪器及设施服务协议方面的收入,在疫情下受到影响,包括初创企业等知识产权衍生的净收入,亦出现负增长。本报曾向教资会查询,惟截稿前未获回覆。

立法会议员邓飞批评,两所大学不公布知识转移收益令人费解及不合适,大学在公帑资助购买仪器、聘请研究人员所完成的研究项目,成功转化为大学收入,即使教资会批准不公开,大学亦应在报告交代理由,向公众问责。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梁美芬亦认为,近日外界关注教资会拨款情况,认为大学及教资会应增加透明度。

八大新增的专利权及授权许可,总数分别近一千四百项及七百项,其中中大以三百八十六项专利权及二百三十四项授权许可占最多。本报统计其馀六所大学于「知识转移」年报中公布收益,发现六大在该学年凭知识转移录得五十二亿八千万元收益(见附表),在表现指标之一的「顾问研究」收入,录得三成升幅。
「顾问研究」收入升三成

以个别大学总收益计,中大在该年度赚得十六亿八千万元夺冠,比位居第二位的科技大学多约一亿八千多万元,虽然「持续专业培训计画(CPD)」指标收益按年下跌,仍录得十一亿七千万元,占总收益七成,收入来源包括专业进修学院及亚太工商研究所举办的非学历课程收入,以及自资修课式研究生、证书及文凭等课程收入。

科技大学除「仪器及设施服务协议/讲座及工作坊」一项录得三成跌幅外,其馀均表现理想,其中「顾问研究」收益更较前年增一倍至六百二十万元,「共同研究项目」收益亦增两成一,至六亿一千八百万元,占总收益四成。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