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到成都国企「蹲点调研」感怀

2022-02-07 00:00

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内地与先进地区在不少方面隔阂已久甚至落后。为了追赶和缩小彼此的差距,内地的机关和国企掀起了一股学习西方和香港先进管理制度的热潮。当时,笔者在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任教,时任院长闵建蜀教授热衷于与内地的行政与学术机构建立交流计昼,当中很多活动笔者都有参与。
两人一室 误把笔者当女性

笔者认为最值得一记的是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简称「工经所」)的交流。工经所是社科院属下研究工业管理的一个机构,与商学院算是「对口」。工经所原来的所长是由鼎鼎大名的经济学家马洪担任,后由蒋一苇接任。马洪主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用今天的术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蒋也是市场派,他的「企业本位论」更是名噪一时。蒋领导下的工经所在一九八一年起与中大商学院开始合作,在内地与香港轮流举办学术研讨会,每年一次,前后共举行了六、七届之多。

工经所的学者提出的论文均与内地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关(特别是工业企业方面的讲题),而中大商学院学者的论文则集中在前沿的西方与香港的企业管理,如企业组织、市场营销、国际企业等,两地学者彼此进行讨论和切磋研究。

笔者记得第一届会议在北京举行,当年内地机构举办会议,因经费不太充裕,不是安排单人房而是两人共一室,内地与香港学者各一,方便照应。由于中大送上的名单没有注明男女性别,工经所的负责人员误把笔者当作女性,与工经所的一名女学者安排在同住一间房,结果到酒店后,对方才发现摆了乌龙。原来笔者的名字有一个「美」字(我的家族到我这一代排「美」字辈)。以后,大家见面常当作一个笑谈,戏弄一番!
进驻刃具厂了解 为期一周

在内地举行的研讨会,每次选择在不同地区,经过三届的研讨会之后,工经所建议双方以一个崭新的形式进行。内地的研究人员对企业的调研有不同的形式,其中一种是「蹲点调研」,即研究人员到企业实地蹲点,待上数日或更长的时间调研,然后撰写一份调研报告。工经所第四届的研讨会(一九八六年)以这种形式进行,选择了一家在四川成都的「成都量具刃具厂」为调研对象。这家国企是前苏联在一九五○年代初期资助中国的一百五十六个项目之一,是一家技术水平较高的大型工业企业。京港两地学者在一九八六年暑期进驻了该厂,记得参与的中大商学院同仁共有七人,工经行则有十人,为期一周。

经过一周的蹲点调研,中大同仁对国企的决策体系已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提出对量具刃具厂在市场营销及企业组织等方面的若干建议。此外,中大同仁也乘此机会在调研后合作撰写了一篇关于该厂的研究案例,由笔者执笔。这次蹲点调研,可说眼界大为开拓,经历难忘。
饶美蛟教授
岭南大学前副校长、
《香港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志》审稿专家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