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经时事分析|智2022再出发(3):论四个身陷风眼的营商环境因素

2022-01-17 00:00

新冠疫情令香港营商环境饱历风吹雨打。撇开疫情,过去一段时间本港在地缘政治局势、自由贸易、法制等方面,其实也处于风眼之中,打击外资企业驻扎香港发展业务的信心。踏入二○二二年,不妨透过了解外资对这些营商环境因素的评价,探讨如何维持本港的竞争力。

对此,统计处每年进行的「驻港公司按年统计调查」便甚具参考价值。该统计调查搜集外资驻港企业的数据,并要求它们选择香港作为设立其分支地点的多项营商环境因素,作出评价。
评价近年明显下滑

智经翻查上述统计调查二○一二至二○二一年的结果,发现「政治稳定及安全性」、「自由港地位」、「法治及司法独立性」及「员工的生产力」,通常排行在外商选定营商地点最重要因素的第四至七位。 

令人担心的是,这些营商优势近年在港频频卷入社会争议,动摇外资企业信心,他们对各个因素的评价,分别在长中短期出现明显下滑。社会该如何应对,值得关注。

一:外围政治风险难控 信心十年间渐减

若一个地方政局动荡不安,政府未能有效管治,投资随时因而蒙受损失,自然会令外商却步。二○一二年有六成外资公司认为「政治稳定及安全性」对香港有利,去年仅录得二成六,大跌三十四个百分点。数据更反映外资并非因二○一九年的社会动荡一朝失去信心,而是在过去十年逐渐减弱。

犹幸,相关比率于去年终止跌势,按年回升一个百分点,是香港重新出发的好徵兆。但要全面恢复企业对政局的信心,本港仍需探究破坏他们观感的远因,对症下药。

社会亦要明白,部分打击外商信心的原因,并非香港的控制范围。中美斗争下,靠「吃四方饭」起家的香港,无可避免成为大国角力的磨心。故此,香港在致力重建外商对本地政治环境信心的同时,也需要密切留意外围政治风险变化,做好风险管理,并专注增强其他优势吸引外商。

二:法治及司法独立 现中期信心危机

法治及司法独立是吸引外资来港营商的关键优势。本港法律制度完善,订有严谨的商业法及财产法,法官亦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关。

不过,认为「法治及司法独立性」有利香港的外商比率,二○一七年起呈现显著跌势,比率由五成六拾级而下减至三成二。近年每当有法庭裁决不符合某些政治倾向,社会便有公众、传媒或政客不论法官判案理据,质疑法官或司法机构的独立性。此等无理指控,会破坏公众对法治和司法机构的信心。

要巩固市民以至外商对法治的信心,整个社会必须尊重法治精神,政府和司法机关亦应恪守制约与平衡原则,法官断案不受个人偏见或外界不当影响。

三:自由港观感短期变坏 须打好国际贸易关系

香港是自由港,进出的货品毋须缴付关税;本港又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同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协定,方便香港货品和服务进入外地市场,有利企业节省经营成本和开拓海外市场,故自由港地位受到外资企业所重视。

外资驻港企业认为香港的「自由港地位」有利营商的比率,十年内长期平稳,二○一二至二○一九年间在五成九至六成四水平横行,每年上落幅度不多于四个百分点。惟独二○一九年开始跌幅扩大,连续两年降六个百分点,至去年的四成七。

外资短期观感变坏,需靠政府致力维护自由港政策,并以实际行动说服外商,包括尽力争取加入更多自由贸易协定网络,帮助本港货物及服务以更佳条件,进入内地与国际市场。

四:疫情下遥距办公成挑战 需加强员工数码技能培训

以上三项风眼中的营商优势,均不同程度地受外围影响。与之相反,众多外资看重的营商优势中,「员工的生产力」可算本地最有能力掌控且外资评价最稳定的一项。认为香港的「员工生产力」有利营商的外资企业比例,十年内大部分时间在约五成至五成半的区间横行,独在去年跌至四成三。

疫情下,企业须采取遥距或混合办公和营运模式,令团队沟通合作、员工网络系统连接等面临挑战,影响员工的生产力。对此,企业应投放资源,加强资讯科技基础设施,以及增强员工在科技知识和数码技能方面的培训,以提升整体生产力及竞争力。

近年稳定政局、自由贸易、司法独立等营商因素,在港连连卷入争议,打击外资企业信心,当中虽涉及一些无法在本地层面应对的外围因素,但港府仍可在力之所及范围建立优势,并加强解说,争取信任。踏入二○二二年,疫情和环球时局仍然多变,无论是政府、商界和个人,都要保持沉着,巩固自身可控优势,维持竞争力。
(全文见智经研究中心网页:www.bauhinia.org)
智经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