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泛滥若逆转  港股难有运行

2022-01-04 00:00

港股今年首个交易日还未摆脱去年弱势,未能开出红盘,恒指收市跌一百二十三点,本栏昨天分析,投资者今年要留意疫情黑天鹅和房债灰犀牛,除此还要关注全球资金流向。此因泛滥资金是推高美股等重要功臣,发达国家今年将会由放水转为收水,削弱全球资金泛滥现象,这亦成为环球金融市场一大变数。

环球股市以美股马首是瞻,表面上最影响美股表现的,将是新冠疫情再爆对美国经济的冲击,以及通胀逼使美国联储局加息的力度,但实际上对美股最具影响力的是资金泛滥会否逆转。

美国标普五百指数去年全年大升百分之二十七,并且七十次创出新高,仅次于一九九五年的七十七次,足见美股牛气如虹,值得留意的是,若由前年三月新冠疫情在美国大爆发令美股一度暴跌后,美股在二十二个月间飙升了一倍。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在新冠疫情还在爆发、美国经济仍苦苦挣扎下,美股却可暴涨一倍,最大的推动力在于资金泛滥。美国联储局在过去二十二个月,透过买债放水大行动,向市场投放了四万五千五百亿美元,较诸二○○八年金融海啸后六年投放的三万五千亿还要多,就算储局现在因通胀被逼提早在三月后不再买债,未来三个月还会买债释放一千八百亿美元,为股市加柴添火。

美股的另一资金来源是美国政府,特朗普和拜登两位总统在过去两年为拯救美国经济,推出了至少四万亿美元的刺激经济大计,其中不少资金是直接向市民派钱,如每名成年人可获派三千美元。

储局放水及政府派钱令涌入美股的资金大增,散户买股资金增幅更加明显。自前年爆发疫情后,美国有超过一千五百万人下载股票交易程式,不少是首次投资股票的年轻人,且热衷于当日冲销的短炒卖。这亦令借钱买股的美股融资馀额持续急升,去年十月创出九千三百六十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较前年同期上升四成,与前年三月疫情初爆发时的四千七百多亿,上升近一倍,反映借钱炒股的热炽。在全民皆股的现象下,美国家庭净买入股票的总额在前年首度超过了美国企业。
各地央行较联储局早加息

资金泛滥、炒股者众是过去两年美股的主要推动力,但这现象今年可能出现重要变化。美国通胀率去年底飙升至百分之六点八的四十年新高,联储局被逼加快退市行动,原定六月才全停买债的放水行动,提早在三月结束,且为压抑通胀,储局明示今年必须加息,且加息次数可能达三次,合共零点七五厘,明年还要加息三次。

虽然美国今年加息幅度不算多,却已扭转了过去两年不计代价放水刺激经济的方向,改为启动收水,而且早在联储局行动之前,多个西方国家为了抗击通胀,去年最后一季已开始收水,加拿大、新加坡已停货币宽松政策,挪威、纽西兰和南韩更已加息,连一直不想加息以免令经济百上加斤的英伦银行,亦在去年十二月中开出加息第一枪。

环球现在面对的不止是美国加息,还有发达国家的加息潮,令全球资金供应减少,过去两年因极度泛滥资金而大升的美股和多国地产市道,将会首当其冲。且按过去经验,发达国家收紧资金供应,很大机会促使过去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倒流,加剧发展中国家今年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压力,港股会否变成国际投资者的亚洲提款机,亦备受关注。

股市永远存在两面意见,虽然环球面对收水潮压力,乐观的意见认为,储局表现一直甚有分寸,加息行动亦会避免打击经济,而且只要Omicron新冠病毒促成群体免疫,或令疫情变得如流感一般,美国至全球经济活动将复常,经济复苏自可抵消央行收水的冲击,支持环球金融市场今年续好。

无论如何,环球收水潮如何改变全球资金泛滥现象,成为影响今年金融市场的最重要因素,投资者须密切关注。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