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立法会参选人 人大政协及全国性团体代表界

2021-11-15 00:00

(星岛日报报道)立法会选举十二月十九日举行,全部九十个议席都有竞争。本报今日起陆续推出「立法会参选人专访系列」报道,让社会了解不同界别候选人的背景及其政纲。新选制增设的功能组别「人大政协及全国性团体代表界」分别有民建联港区人大代表陈勇和全国青联委员、明汇智库副总监谢晓虹参选。二人均表明他们参选的新界别是要发挥维护国家及香港广泛利益的作用。

民建联港区人大代表陈勇在政界及地区「打滚」多年,以往他常「踢人落水参选」,至今天自己亦需「下水一战」。提及选举工程,他笑言自己联系界别选民时,讲得最多的说话并非拉票,而是解释这个新功能组别的工作,以及组别与选委界别的不同。他形容,此界别的优势似「一地两检」,代表的是广泛国家及香港利益,当国家制定政策之时,此界别可以港人身分将香港利益带入全国政策层面;反过来他若进入香港立法会,在起草、拟定政策和法例之初,可助香港更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本身已是港区人大代表,又要处理民建联党务,是否有足够时间兼顾议会工作?陈勇直言这些身分反而是自己的优势,当中民建联的支持可让他与党内不同人才互相分工「走位」。他又说自己过去已藉着港区人大代表的身分,多次与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在两会及香港立法会提出共同关注及建议,得国家及港府接纳,例如保护猫狗及大象等动物权益,促使政府推出保护措施减少象牙商业买卖。他相信,若自己兼具人大代表及立法会议员角色,两地政策沟通将更为有效。

若然当选立法会议员,陈勇认为最优先要解决的香港问题是尽快与内地及澳门「通关」;此外,经历香港每隔几年一次动乱,他认为需透过立法会工作,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及「一国两制」。此外,他又认为此界别的议员可成为港府的重要夥伴、参谋及智囊,去推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政策,「这方面就要参考澳门,用好立法会议员及人大代表的经验,例如珠海横琴模式就是澳门透过人大代表成立议案,香港人大代表都有加持。其实我们香港有三十六个人大,自己单独都可整一个议案啦!这方面特区政府以往重视不足、使用不足!」

过去政绩丰富,相比政坛新人谢晓虹,会否认为自己有较高胜算?陈勇即回应:「你睇香港以往选举历史上,边个睇小对手呢,好快会受到『教训』。」他认为每个选民都有不同期望,可能有人会希望支持青年及女性候选人,又可能有人对他提出的政策倡议有意见,不一定票投自己,「波系圆嘅,票系方嘅,但结果都系不可预测嘅!」陈勇说自己不会轻视任何一个对手,亦不轻视任何一场选举,「要尽全力、坚持到最后一秒、坚持到点完票为止!」

九十后、香港出生、成长于观塘区的基层家庭,全国青联委员谢晓虹年纪轻轻挑战政治及地区工作经验丰富的前辈陈勇,她甫见记者,便直言自己「好打得」,原来是指儿时凭打羽毛球的优秀成绩考入协恩中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她在访问中琅琅上口,因为自己对国家情怀源于中国诗词,亦正是这份国家情怀,令她一步步从学生青年工作踏入政界。

谢晓虹透露,从政之路由中五会考后参加「爱我中华火车团」两岸四地青年交流团开始,萌生想筹办更多活动让香港青年了解国家发展的想法。二○一四年占中期间,就读中大硕士学位的她撰写「十问罢课为甚么?」的文章,引起哄动;她说对香港有理想抱负,但不认同以这种方式争取民主,希望踏前一步,于是参与一五年区议会选举。及后在一六年代表过中国香港青年参与二十国集团青年会议,一九年反修例时曾与陈勇等人任「反暴力、救香港」集会主持;一七年起她又加入明汇智库,研究大湾区及青年政策。

谢晓虹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专门研究发展规划及政府绩效的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永恒是她的指导教授。她指,公共管理研究社会变化动因、为何促成变化,变化后如何达至良政善治,学院鼓励学生从实践当中研究真问题。

她认为自己能在新选制的实践过程中有所参与机会难得,希望贡献自己所有的公共管理知识结合青年创意,让香港改革做得更好,包括希望利用自己的知识,由制定、落实至评估,实现香港第一个五年规划。她认为香港未有一套中长期的青年发展规划政策,例如十四五规划下国家希望香港成国际创科中心,教育上、青年未来发展路向上是否已作相应规划。她又笑言「脱单」等青年婚恋问题都是政府需注意的事,而住屋住房问题刻不容缓,「影响香港青年能唔能够有希望、可唔可以安居乐业、可唔可以向上流!」

提到另一候选人陈勇,她指不会以「对手」形容对方,反认为是值得敬重和欣赏的「好前辈」,二人过去在不同场合挺身而出为香港发声。不过她强调:「在我字典入面,没有『陪跑』或『放弃』这两个词!」她指自己在青年事务、基层地区工作,至较高层次的政策研究都有涉猎:「虽然我系年轻,但我的经历完整!」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