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销售「套路」致审美疲劳

2021-11-08 00:00

(星岛日报报道)内地最大规模的线上购物节之一「双十一」正式拉开帷幕。今年的「双十一」比过去还要更早一些。早在十月二十日,各大电商平台就通过直播等形式开启了预售活动。当晚,李佳琦和薇娅两位顶级带货主播分别刷新了各自的销售纪录:李佳琦直播间一晚累计交易额达一百零六亿元(人民币,下同),薇娅直播间则达八十二点五二亿元。排名第三的雪梨交易额为九点三亿元,几乎为头两名的零头。

在两位顶级主播刷新数据的过程中,有媒体观察到,尽管直播间吆喝不断,生意火爆,但优惠力度却不如买家想像得大。一名买家表示,她十月二十日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到的商品,和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的商品价格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多了几瓶赠品,并没有出现「年度最低价」「超低折扣」。「买了个寂寞,纯粹是为热闹。」她说。

中国消费者协会四日发布六条提示,一些商家「双十一」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还可能会是全年最贵。 在生活社交平台「豆瓣」,豆瓣话题「不参与双十一行动」一度上升至话题榜第二,截至五日下午已有超过一百一十万次浏览。

除了价格上满满的「套路」,复杂繁琐的「游戏规则」也在让消费者们「审美疲劳」。消费者需要在电商平台的APP中,在固定的时间里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才能赢得更大的优惠;除此之外,还有「好友助力」「关注店铺」「加入会员」「好评返现」等步骤,才能达到官方估计的「最低价」。

有网友形容,这种购买形式为「钝刀剁手」,消费者毫无快乐可言,但平台却乐此不疲。

「买书不如读书」豆瓣网友「松虚居士」说,「与其花时间在商家设下的消费大餐中浪费时间,不如花一些时间思考,买回来的东西对自己究竟有何帮助?只有正视消费主义带来的空虚感,才能建立更好的消费习惯。」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