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废鱼塘活化创商机 港产衞生小龙虾热销

2021-11-07 00:00

(星岛日报报道)政府计画发展「北部都会区」,将会收购私人湿地及鱼塘发展。现时新界有不少荒废鱼塘,但亦有人积极开发高产值的养殖项目,除了港产大闸蟹应市,最近研究以鱼虾共生方式,在河上乡养殖场试验混养港产小龙虾(又称澳洲螯虾)以及宝石鱼,喂以三文鱼粉及黑水虻幼虫等高蛋白质饲料,提升质量,今年产量达八十万只,目前已有十多个餐饮公司包销,部分会在网上发售,以批发价每公斤二百四十元,今年产值逾二千万元。

本港新界北有大量湿地鱼塘,有养殖户近年开始转型,尝试活化鱼塘,提高产值。生态鱼虾有限公司近年夥拍鱼塘的养殖户,在河上乡及白泥两个养殖场引入澳洲螯虾,亦即内地近年火红的小龙虾,但这品种体型更大更多肉。

该公司顾问兼可持续水产发展研究协会秘书长庄恩杰表示,现时在河上乡一个鱼塘内,设有十个养殖池,每个直径两米,在池内养殖小龙虾,由于小龙虾只要浅水饲养,因此该养殖池可垂直饲养十层,以每层平面可养二十至三十只,即一个养殖池就有二百至三百只小龙虾。

他指出,小龙虾喜欢隐闭的地方,池底特别放置圆筒形胶水管,及六角蜂巢形胶管,当作虾舍。而为提升产值,他们又试验在其中一个养殖池,将宝石鱼与小龙虾混养,初步效果理想,「小龙虾天性会打架觅食,未必适合同所有鱼类共生,但宝石鱼就无问题,而当然喂饱它们,就减少打架损耗。」

以往提起内地闻名的麻辣小龙虾,一般人又爱又恨,喜欢其惹味,但养殖环境恶劣不堪,甚至被形容为「屎渠养殖」,因此部分人亦不敢食用。庄恩杰说,他们标榜衞生养殖,以粟米、三文鱼粉,以及豆渣饲养的黑水虻幼虫,以提升小龙虾肉质。而小龙虾同宝石鱼混养,小龙虾又会吃掉宝石鱼食剩的鱼粮,可减少清塘次数。

生态鱼虾有限公司发起人程诗灏表示,除了河上乡养殖场试验,他们亦在白泥一个约二万尺鱼塘养殖小龙虾,料今年产量达八十万只,每只重量约八十克,一公斤有十三只,以每公斤二百四十元批发价售予餐厅,年产值逾二千万元,「我们笑称港产小龙虾做『港龙』,部分保留在网上发售,稍后推出。」至于五百条宝石鱼,没有一般淡水鱼的「泥味」,肉质实净,已被餐厅包销,反应热烈。

为提高存活率,他们同微软合作引入大数据,每日以仪器量度水质及溶氧量,实时监测水质变化。他们计画明年在河上乡一个一万五千尺鱼塘,混养笋壳鱼、南美白对虾及港产大闸蟹,并向科学园一家创科公司借用纳米增氧机,在鱼塘打入更微细的氧气,溶氧量由三成八增加至七成六,增加一倍,而存活率可由四至五成,升至六至七成。

程诗灏说,构思中增加鱼塘产值,可垂直发展,除了鱼塘内养鱼虾蟹,塘的上方可架设养殖池养殖小龙虾,再在上方铺设太阳能板。而长远目标,亦希望收集大数据,吸引年轻人加入本地养殖业。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