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发展智慧医院 纾缓医护人手短缺

2021-11-05 00:00

随着人口持续老化,医疗服务需求按年递增,医护人手短缺问题愈来愈严重。根据食物及衞生局今年发表的《医疗人力推算二〇二〇》结果显示,医生人手长期持续短缺,预计香港在二〇三〇年和二〇四〇年会分别欠缺一千六百一十名和一千九百四十九名医生。

过去十年,香港尝试通过多元方案解决「医护荒」问题,如增加本地医护学额、调整政策以招揽非本地培训医护人员等,惟未见成效。面对这个日趋严峻的挑战,笔者就有关当局锐意发展智慧医院感到欣喜。

智慧医院就是透过运用不同的资讯科技,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素和效率,当中包含多项重点,如「智慧照顾」、「智慧医院管理」、「智慧员工」、「智慧医院支援」及「智慧设施」。发展智慧医院是全球大势所趋,当中应用的先进科技多样化,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遥距医疗技术等,而善于整合和分析不同数据来源的地理资讯系统(GIS)更是不可或缺,尤其在协助医务决策及资源管理方面,可有望纾缓医疗人手不足的情况。

医院涉及的范畴广泛,从病人、员工、设施,资源工具,以至药物、技术研究等,单以资源工具而言,可包括住院病牀、医疗器材、治疗工具、附助用品、行政物资等,资源管理的工作可谓繁复多变,更须要精准无误。通过以GIS建立数码分身( Digital Twin),配合采用颜色编码方法管理各种资源,能令医院范围内的资源位置可视化,不同的资源如静脉输液泵、轮椅、流动X光机,甚至是巡逻中的机械人或保安人员,都可在同一地图实时看到移动方向和位置。

这个实时的室内地图系统不但可显示资源位置,更能同时列出数量,有助分配资源之馀,更可作出即时应变。例如行动不便的访客和离开手术室的患者需使用轮椅时,地图可显示最就近的轮椅位置及数量,以便员工迅速安排。如员工换班后,接班员工也可以按地图显示,追踪轮椅位置,省却搜寻时间,还防止物资丢失,更可灵活调配人手。

以GIS为核心建成的「联合运作平台」(Common Operational Picture 简称COP),也可方便医院内众多部门的协调和分工合作,各部门可透过流动和桌面电脑应用程式,再配合云端技术,可即时进行可靠和安全的医务联系,促进沟通,减少延误,更可提升决策能力。而且,医院内部众多的文书档案,如病人联络资讯、医护员工出勤记录、物资供应状况、药物使用登记,以及病人病历资料,当中包含的各种检验报告及药物记录,都可以一并放在结合文件管理系统的综合平台,以便部门随时查阅,减省人手传送。

其实,当局还可以在GIS平台加入3D城市模型、地形和建筑资讯模拟(BIM)等数据,为医院户外及半户外空间作气流分析,以预视和侦测院内病毒传播的风险。甚至分析社区的医疗设施需求,以协助日后的医院选址以及医疗设施配置的工作。

本港的公立医院正逐步迈向数码化,医管局计画于未来三年内将十八所设有急症室的医院,如玛丽医院、广华医院和玛嘉烈医院等,发展成「智慧医院」,引入更多科技,以纾缓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GIS既有助医疗资源管理,又促进医务沟通,更能长远分析社区医疗设施的需要,当局如能善加应用,定能提升医疗服务质素,惠及市民健康。

邓淑明博士

香港大学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社会科学学院地理系及建筑学院客席教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