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成败靠人才

2021-09-21 00:00

近日在报章看到非常抢眼标题:「写字楼空置高企,大租户纷纷撤离」,阅后不禁感到唏嘘和伤感。

新冠疫情令香港封关和停航已接近两年,旅游业冰封,旅客绝迹,各行各业受到重创,大小企业被逼收缩,更不幸的甚至要结业,昔日游客区内吉铺随处可见。

可能为想稳定人心,政府不断强调香港下半年经济增长胜预期,加上消费券的推出带动部分零售和餐饮的消费,经济似乎看俏。但大家心中明白,香港一天未能与内地和外国达成通关和复航的协议,单靠内部消费,塘水滚塘鱼下,目前只在消耗政府积蓄多年的储备,难怪一些退休公务员朋友亦开始担心,他们的长俸是否仍然能够持续发放。

特首在公开谘询论坛上表明,特区政府预计在未来四至五年内库房会入不敷支,预告市民政府未能继续再推出惠民政策。言下之意,特区政府在缺乏昔日财政收入下,日后未能继续支援各行各业,大家要自求多福了。

市民和商界朋友清楚明白,纵使在短期内能够与内地通关和海外多个国家复航,估计社会仍然需要颇长时间去恢复经济运作,要振兴经济,就必须倚靠本港工商界朋友施展浑身解数去创汇。但是面对人才流失,政府又未能有效回应工商界朋友的诉求,特区政府要稳经济,保就业,谈何容易?

笔者从事旅游行业近半个世纪,充分了解和掌握行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八九十年代香港就是凭藉一群刻苦耐劳、灵活多变的工商企业家,勤奋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带动香港社会经济的成就,由此亦能为特区政府创富,滚存令人羡慕的丰厚财政储备。由此看来,稳定工商业界的信心,支持配合他们的工作是急不容缓了。

随着近日移民潮的涌现,内地不断推出多项优惠招揽人才到大湾区落户发展,特区政府不能不正视挽留人才,保留实力。单凭砥砺前行的口号,未必能落实有效措施,真正扶助各行各业,重新启动经济,香港前景能不令人担心吗?

叶庆宁

香港旅行社东主协会会长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