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经时事分析】加强生死教育 除殡葬设施忌讳

2021-07-26 00:00

殡葬设施在香港向来被视为厌恶性设施。但在某些国家,由于人民对死亡有不一样的看法,公众对同类设施不甚抗拒。要提高香港市民对殡葬设施的接受程度,长远或需从生死教育入手,移风易俗。

香港对殡葬设施的需求巨大,需寻觅足够土地兴建。政府早于二○一○年将沙岭坟场的未发展部分,纳入十八区的二十四幅可供发展骨灰安置所的用地,锐意打造集火葬场、殡仪馆及骨灰龛场于一身的「超级殡葬城」,并获得区议会及立法会支持,预计二○二六年第四季竣工,并于翌年第一季开始营运,将提供约二十万个龛位。

但土地平整工程即将完工之际,却引来深圳居民及一些立法会议员反对。前者不满港府将厌恶设施放在边境,后者则质疑,将大型殡葬设施设置于大湾区的重要战略中心,或会牺牲经济发展用途。

事实上,本港的厌恶性设施向来设于偏远地区,粉岭的和合石坟场、屯门曾咀灵灰安置所,以及拟建的大屿山小蚝湾骨灰安置所等殡葬设施,选址便刻意远离民居。

过往政府欲于市区兴建新公众骨灰龛场,屡遭市民反对。反对的原因不外乎影响景观、担心区内交通的承载力、空气质素恶化等。加上传统华人文化一向对殡葬设施敬而远之,骨灰龛场又予人阴森恐怖的感觉,市民难免感到抗拒,这亦令殡葬选址问题更为棘手。

事实上,为减低市民对殡葬设施的抗拒,近年新建的火葬场及灵灰安置所已一改以往风格,倾向以「绿色建筑」概念,令建筑物与大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消除冰冷阴森的感觉。

当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和合石火葬场及灵灰安置所。前者分别在入口处、礼堂及出口处加插水、竹等予人平和、自然感觉的摆设,冀助抚慰和纾解离世者家属在葬礼过程中的情绪。后者则透过木条幕墙遮盖骨灰龛位,使路人不会直望骨灰龛位,同时为灵灰龛区增添暖意,亦令灵灰安置所外观更现代化。

政府曾于二○一五年审视沙岭殡葬城设计,把火化设施等迁至地势较低的山谷,并配合附近地形及山势兴建建筑物,尽量减低对景观的影响。项目亦计画加入绿化元素,以缓和建筑物及烟囱对视觉的影响,同时会尽量多种植树木及灌丛,以其遮档建筑物。虽然如此,项目仍备受抨击。

从上述例子可见,港府已意识到殡葬设施的设计风格有需要改变。但港人对死亡忌讳的文化,仍令市民对殡葬设施避之则吉。

在华人文化中,死亡象徵生命的终结,不少人因而产生恐惧。但在某些文化下,死亡并非如此令人生畏。

位于罗马尼亚的小村庄瑟彭察(Sàpàna),当地人认为死亡并不可怕,反而是一件快乐且值得庆祝的事。村里有一个名为欢乐墓园(Merry Cemetery)的著名旅游景点,内里的墓碑都被漆成鲜艳的蓝色,碑上有各式的手绘画和诗作为装饰,内容描述逝者的生活点滴、职业或死因,部分诗作更带有讽刺及搞笑意味,令墓园充斥欢乐气氛。

与香港一样以火葬为主流的日本,对死亡亦有另一番体会。日本人把死亡视为自然规律,象徵安详宁静。位于岐阜县各务原市近郊的瞑想之森市立斋场,白色的流线形屋顶,配以玻璃幕墙,与周边的群山和前方的湖水融合,予人平静祥和及现代化的感觉,完全不显阴森,确切地把当地的死亡文化呈现在殡葬设施之上。

由此可见,移风易俗,改变人们对死亡的看法,是令更多人接纳「另类」设计的先决条件。良好的生死教育,相信是个中关键。事实上,华人永远坟场管理委员会去年首次在坟场加入色彩缤纷的壁画,并有意开办导赏团,以打破社会对死亡的忌讳。壁画内容融入香港仔的社区元素,冀突破坟场予人灰暗的印象。而导赏团则会带市民参观名人墓地,藉此认识历史。

假如能让市民的心态逐渐改变,不再视死亡为忌讳,他们或会更易接受与殡葬设施为邻。这做法在现时看来似天方夜谭,不过,正如以往港人普遍不接受绿色殡葬,认为先人死后无处可依,是大逆不道,但近年亦随着各界持续推广和发展,愈来愈多人选择绿色殡葬,人们对殡葬设施的抗拒,也非无从扭转。

总括而言,本港对于殡葬设施有逼切需求,然而,大湾区的发展潜力亦不容忽视,如何平衡两者,将是政府需要处理的一大课题。当务之急是要想出办法,将设施对深港两地居民的影响减至最低,以免耽误发展之馀,破坏两地市民关系。

(全文见智经研究中心网页:www.bauhinia.org)

智经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