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下月登场 商家推优惠抢客

2021-07-26 00:00

(星岛日报报道)电子消费券仍未到市民手上,不少零售商已藉著消费券「契机」,纷纷推出一系列优惠,以抢占市场份额。有学者指出,商家藉此先抢占市场,并利用有关方法来改善公司现金流,但料市民未必会因此而失去预算,并相信消费券要达到目的,必须要有时限性,时限愈短效果愈大。

第一期电子消费券最早于8月1日派发,各大商家已抢先出招迎接政府发放的消费券,当中包括香港科技探索(1137)(前称香港电视)旗下的HKTVmall,推出限时以7折优惠,现时购买价值500元的HKTVmall现金礼券连免运费,顾客于旗下全线门市,使用八达通卡、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则可购买。虽然政府消费券未发出,但商家已抢先用优惠争取市民消费,改善现金流。

HKTVmall以书面回覆查询时表示,是次推出的7折现金礼券购物优惠,折扣幅度比以往优惠活动大,顾客反应热烈,期望藉此刺激顾客消费意欲,相信今次优惠活动有助带动营业额增长。本报记者上周到访HKTVmall位于九龙湾分店,观察到数分钟内已有数名顾客购买7折优惠券。

另一零售商、日本城母企国际家居零售(1373)亦藉著消费券推出限时优惠,于日本城网店购买300元电子礼券,即送总值200元的电子现金券。

中大经济学系副教授庄太量向本报表示,现金券优惠可以令商家率先抢占市场份额,并于消费券推出前,先「抢去」部分现金流,零售商均希望市民「可以买多啲」,但他提醒以七折现金券为例,有关产品或有机会因而加价,市民要留意相关风险。

对于有关措施会否带来更大经济效益,庄太量指,有关商店以售卖生活用品等消费品居多,料市民未必会因而「洗凸咗」。

他相信消费券要达到振兴经济目的,必须要有时限性,「时限愈短,效果则愈大」,参考过往例子,一般政府补贴100元,市民会消费多10元以上,预料会对经济带来提振作用。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高级讲师李兆波表示,公司需要现金流,出售现金券变相为零息借贷成本,因此企业会用相关方法,以改善现金流。是次消费券计画规模达360亿元,李兆波指,「360亿元平均分6个月,每个月仅有60亿元分散至各行各业,睇唔到对经济会有好大刺激作用」。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