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机构外企代表 将考察新疆棉田纱厂

2021-07-09 00:00

(星岛日报报道)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府及部分外国服装企业,早前以「强逼劳动」等理由杯葛使用新疆棉花,引发广泛争议。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昨天透露,国际行业机构和外国企业在华代表近期将去新疆实地考察棉田、纱厂。他重申,所谓新疆「强逼劳动」问题完全违背事实,是对中国新疆企业的无理打压,「我们相信,会有愈来愈多的企业和机构,尊重事实真相,遵循市场规律」。

日本品牌无印良品母公司本月二日表明,根据公司调查,没有发现新疆的棉花农场存在侵犯人权的情况,因此公司将继续使用新疆棉。在昨天的商务部例行记者会上,有传媒提及无印良品的表态,高峰回应时透露,相关国际行业机构和外国企业在华代表近期将到新疆的棉田、纱厂「走一走、看一看」,但他没具体交代那些行业机构和外国企业参与。

高峰重申,所谓新疆「强逼劳动」问题完全违背事实。个别国家以所谓「人权」之名,行保护主义、霸凌主义之实,是对国际经贸秩序的严重破坏。这不仅是动用国家力量对中国新疆企业的无理打压,也是对与新疆有正常贸易往来的全球跨国企业的无理打压,是实现所谓「自身发展优先」的恶劣手段。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相信,会有愈来愈多的企业和机构,尊重事实真相,遵循市场规律。」高峰说,中方愿意继续为外国企业与新疆开展贸易投资提供积极支持,同时敦促个别国家立即纠正相关错误做法。

去年起,部分西方国家指控新疆存在「强逼劳动」等人权问题。美国宣布停止进口新疆棉花、番茄等产品,并在今年初对多名新疆官员实施制裁,欧洲、英国等跟随美国做法。在美欧联合就新疆问题对华实施制裁后,内地官媒今年三月底点名H&M、Nike、Adidas、Burberry等曾发表声明,以「强逼劳动」为由弃用新疆棉。消息一出,内地网民随即号召抵制这些外国品牌。

H&M的声明是基于非政府组织「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去年发表的声明。BCI是全球最大的棉花业非牟利组织,会员数量近二千个。内地官媒「起底」称,BCI背后的「金主」包括美国国际开发署。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本月二日表示,一些欧美国家无端污蔑新疆存在「强逼劳动」等人权问题,目的就是搞乱新疆、遏制中国。他还指出,这些国家的抹黑打压,反而让洁白质优的新疆棉花被更多消费者认识,更加供不应求,进一步成为了新疆农产品的名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