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对俄软对华硬 普京成峰会赢家

2021-06-20 00:00

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峰会,表面上美俄关系无突破,实际上美俄已各取所需。拜登放弃了同时打压中俄的政策,与俄国缓和紧张关系,可让他集中精力遏华,因此放声气十月的二十国集团会议上可与习近平举行峰会,直接向华施压。普京则乐于与拜登外交休战,让美国遏华,中国须向俄方释出更多政经利益,以换取中俄合力抗美;又藉联中反美,美国无暇他顾,俄国可拓展在中东等地的影响力。在中美俄互动中,普京是最大赢家。

拜登的欧洲之行,主题就是遏制中国,他要重新团结G7、北约和欧盟,扩大打击中国的联盟,另一重头戏是与对手普京举行峰会,缓和美俄紧张关系,以集中力量于对华围攻。

改变左右开弓 对俄吹和风

拜登今年初上任总统后,左右开弓,既打中又制俄,已两度出手制裁俄罗斯,包括三月时以俄国拘控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制裁多名俄国高官,继而在四月又以俄罗斯干预去年美国大选、网络攻击美国等原因,加大制俄力度,包括禁止美资购买俄国政府债券等;在地缘政治上,拜登又轰炸俄国在中东的铁杆盟友敍利亚,以及在四月俄乌军队边界对峙时,拟派军舰入黑海撑乌克兰;拜登更公开指控普京为「杀人犯」。

拜登遏制俄罗斯的行动,令美俄关系陷入冰点。然而,拜登终认识到美国没有足够力量同时遏制中俄,反令中俄更团结抗美,欧洲盟友亦不希望美俄闹得太僵,影响欧俄既斗争亦沟通,可管控分歧的格局。拜登在中俄之间只得选择缓和与俄国冲突,以便全力打击中国。

拜登肯与普京召开峰会,就是外交政策转向的重要讯号,且为缓和美俄紧张关系,他更取消制裁俄德天然气管道北溪二号,向俄罗斯和欧洲释放善意。

拜登求和不求战,对俄国反对派领袖被拘捕、俄国网络攻击美国、威胁乌克兰等议题,都没有咄咄逼人,令峰会会面气氛变得较和谐。拜登在会后称,双方有分歧亦有共通点,俄罗斯不追求新冷战;普京更形容会面「有建设性」、「富有成效」。两人为向外界显示美俄关系有所改善,出乎外界意料地发表一个联合声明,并同意让美俄大使各自回归驻在国,动作虽小,却象徵美俄是可以有共识的。

拜登在美俄峰会中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两国外交休战。再加上他访欧巩固了七国集团、北约和欧盟友谊,为联手制华打下基础,故放出风声拟十月二十国集团峰会,安排习拜会,加力向中国施压。

至于普京亦乐见拜登退让,此令俄国在中美俄三角博弈上取得最有利位置。其一,美国为换取俄罗斯休战,在两国争议议题上已放低声调,不再大力追究俄国干预美国大选、网络攻击等,且拜登势会减少狙击俄国,对其反对派及乌克兰的支持力度亦可能下降,普京在遏制国内反对派、逼乌克兰议和时,将可更顺利。

集中打压中国 令渔人得利

其二,拜登集中精力打遏中国,对其他对手似有松手之意,这将有利俄国在地缘政治上扩大影响力,尤其在中东、东欧、中亚的扩张。

其三,拜登全力遏华,给予普京更大谈判本钱要求中国让利。拜登在峰会后的记者会挑拨中俄关系,说俄罗斯正被中国压逼,但他这个小动作只会是徒劳。普京深明美俄敌对关系只是缓和,美国对俄打少两拳而已,美俄难成盟友,俄国不能在美国身上取得利益。

但中俄则不同,两国无论在经贸互补、开拓中东和中亚等地的政经影响力,以至联手抗衡西方对中俄压逼等,都有合作和互利空间。只是在合作之时,谁的话语权更大、谁得的利益更多,就要互相协调。美国主力针对中国,中国有更大需要联俄反美,令俄国在中俄合作时,可促使中国让出更多利益。中美相争,俄罗斯则渔人得利。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