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疫」市加税 要有理据

2021-06-08 00:00

立法会上周一口气三读通过两条有关加税的草案。第一条是将股票交易印花税,由现时按交易额向买卖双方各徵收百分之零点一税款,调高三成至百分之零点一三,今年八月一日起生效。今次加税增幅看似颇高,但实际上每购买价值一万元的股票,买家及卖家只须各自多付三元,远少于大部分股票跳动一个价位。

反对加税的议员指出,不少海外市场近年都透过调低、甚至取消印花税来刺激交投,吸引投资,香港却反其道,担心会令部分投资者及企业转投其他市场,影响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但其实印花税只是股票交易众多种成本之一,而交易成本只是投资者与企业作出投资及上市决定的众多考虑因素之一。过往海内外的经验都显示,股市交投量与印花税高低的因果关系极微。

随着美国加强打压中国,许多原定到美国上市的内地企业都转投香港,加上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愈趋完善,引导「北水」涌入,令港股价量齐升。今年首季港股每日平均成交额高达二千二百多亿元,较去年同期急增八成半。在政府宣布将会加税后,继续有多只重磅内地新股排队来港上市集资,反映这些资金及公司并不会因印花税微调而撤走。

更重要的是,股票印花税是港府主要税收来源之一,上年度相关税收有三百三十二亿元,即使税率不作调整,估计本年度仍会增至五百至六百亿元。政府保守估计今次加税,可带来约一百二十亿元额外收入,对现时面对严重财赤的库房是相当重要,令政府有更多资源继续应对疫情、维持公共服务,以及提供更多针对性的纾解民困及振兴经济措施。

另一条草案是有关调高私家车首次登记税及牌费,其主要目的并非增加库房税收,而是希望冷却私家车增长幅度,纾缓塞车问题及降低碳排放。有议员质疑香港的塞车问题并非主要源自私家车增长,而是因为道路及泊车位不足、巴士过多、铁路及转乘系统未及完善,还有「白牌车」等问题,笔者某程度亦同意有关意见。

不过,对于有议员指出,有些人多买几架私家车纯属个人喜好,并不会同时驶出路面多占道路空间,故不应加税「惩罚」他们。笔者对有关说法则不敢苟同,既然这些人有能力购买及收藏多于实际需要的车辆,政府按照「能者多付」原则向他们多徵税款,也实属合理。

另一说法是单靠加税难以有效控制汽车增长,这个笔者也是认同,政府必须同时加快实施电子道路收费、运用大数据进行智慧交通管理、增加集体运输系统的乘载力、优化城市设计及交通规划等,多管齐下解决塞车问题,但这并不代表加税是完全无效。

事实上,私家车登记税及牌费已分别有十年及三十年未有调整,今次加税某程度只是追回历年的通胀升幅。即使是反对草案的议员,亦大多并非原则上反对加税,而是认为不应在当前的世纪疫情下,向本已深受经济衰退打击的汽车业界「开刀」。笔者认为加税从来没有好的时机,在「疫」市下加税则必须有充分的理据;今次两项加税建议均属合理,在财赤下更应支持。

谢伟铨

立法会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