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倡银禧炮台列二级建筑保育

2021-04-25 00:00

(星岛日报报道)有八十年历史的银禧炮台,位处港岛西岸,经历一九四一年香港保衞战火洗礼,及后至一九九○年代中,先后为国军部属、难民、皇家香港警察等所据。早年部分原址被改建为俗称「白屋」的前域多利道扣押中心,二○一○年被评为三级历史建筑,而早年芝加哥大学布思商学院二○一三年获政府批准,将前域多利道扣押中心部分建筑物改建为校舍,但误将「二号炮台」一幅弧形外墙拆卸。港大建筑学院房地产及建设系教授黎伟聪表示,此炮台相比舂磡角炮台更为完整,而且邻近市区,景观亦比舂磡角炮台有过之而无不及,建议将银禧炮台列作二级或更高历史建筑文物,甚至列为法定古迹以加强保育,长远应修葺前往炮台的前军用通道等,让市民可共享这项历史古迹。

黎伟聪表示,银禧炮台有不同建筑特色,包括三个六寸炮位、三个电动探射灯工事、机房、数个弹药库与大量掩体。他指,自一九九七年,此古迹未获政府保育,整个炮台有一部分为芝加哥大学,其馀位置皆属未分配之政府官地,归地政署管辖,政府应推行全面的保育计画。

银禧炮台经历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一日,日军登陆南丫岛,驻守此炮台的英军(二十六海岸炮连)曾向南丫岛方向猛烈攻击。此炮台连同上方的摩星岭炮台亦曾多次被日空军轰炸,当英军投降时,士兵自行把炮台摧毁。

他指,该处部分路径已崩塌,沿路遍布带尖刺的植物;昔日清拆此处寮屋时,亦损毁部分地基,需要用绳索借力;沿路亦可见红火蚁、虎头蜂等昆虫。他认为,应修葺前往炮台的前军用通道,修复探射灯、军火库等结构,巩固附近的斜坡。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